藏医药理学是藏医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整个传统医学理论与实践中独树一帜。
藏医药理学的历史很悠久,根据藏医历史记载,雪域高原的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也逐渐寻找到了解除病痛和缓解疾病的药物。藏医学专家在远古时代就总结出了“有毒就有药”的经验理论。因此,藏医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尤其在公元8世纪时,著名藏医学家宇托云丹贡布著了《四部医典》这部医学巨著,不仅系统收录了历代的精华,而且奠定了完整的药理学理论基础。一切药物都是由土、水、火、风、空五大元素生成的。土为药物生长的依靠和根本;水为药物生长所需的汁液;火为药物生长的热能;风为药物生长、运行的动力;空为药物生长、发育的空间。根据这五大元素的作用,这些药物具有八性、六味、三化味、十七效能等功效。所谓八性,即重、腻(润)、凉、钝、轻、糙(粗)、热、锐(速);六味,即甘、酸、苦、辣、咸、涩;三化味,即药物的六味经过胃液的作用,转化为甘、酸、苦三味;十七效能,即药物的柔、重、热、润、稳、寒、钝、凉、软、稀、干、温、轻、锐、糙、动、燥。藏药的分类主要不以性味、化味、功效来分,而以生态来分,可分为13类,即珍宝类药物、石类药物、土类药物、汁液精华类药物、树类药物、湿生草类药物、旱生类药物、盐碱类药物、动物类药物、作物类药物、水类药物、火类药物、加工炮制类药物。\
17世纪,藏医学家桑吉嘉措著有《四部医典蓝琉璃》,根据这本注释形成了《四部医典》系列挂图,对药物分类基本以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分类进行了归纳。后来在《晶珠本草》这部药物学巨著中,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