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采用藏医独特的艾灸疗法治疗肩周炎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本组共60例。男43例,女17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其中干部16例,农民20例,牧民24例。
2、治疗方法用制好的艾叶卷成05×15厘米大的橄榄型,然后从中间切成两半备用。在患侧肩部寻找压痛点,一般在肩部前后缘有3—7个最敏感的压痛点。作记号,常规消毒,将备好的艾条贴在穴位(压痛点)上,用火点燃后,用嘴或气皮球吹至艾叶燃尽即可。以上治疗隔日一次。一般在治疗后5分钟内可感觉到疗效,治疗2—5天后可痊愈。艾灸治疗后7日内不宜着水,不宜食蒜、辣椒。
3、治疗结果经此治疗2—5次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的有59例,有效率为98.33%;疼痛消失,但功能恢复欠佳的有1例,为1.67%,总有效率为100%。
4、典型病例马××,男,63岁,回族,干部。患者于1985年8月患病,起初经常右肩部酸痛,逐渐加重到一碰患侧肩部即有剧烈疼痛,晚间尤为加重,疼痛放射到颈部、上臂三角肌、肩胛等部,右肩关节活动受限。经过当地医院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活动受限,疼痛改善仍不明显,并且症状反复发作。到西宁、兰州等地医院多次治疗,疗效仍不佳。
1993年1月5日来青海省海北州第二医院藏医科就诊,病史同前。一般情况良好,无外伤史及其它特殊病史。局部检查:右肩部肌肉萎缩,僵硬,尤其后缘为重,一触即痛,右肩关节功能障碍,上举为50°、后伸20°。右手不能助进食物及提物。X线检查无特殊发现。诊断:右肩关节周围炎。治疗:在右肩部内外缘找到七处最敏感的压痛点,做常规消毒后进行艾灸治疗,5分钟后疼痛明显减轻,嘱病人七日内不洗澡,不食蒜和辣椒,适当功能锻炼。隔日灸一次,共治疗5次后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两年未复发。
5、体会艾灸治疗是藏医《四部医典》时期创立的,自创立以来一直为广大藏医工作者所沿用,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古今医学家一致认为,人身之气血喜温而恶寒,遇寒则凝滞,得温则流畅。本人在艾灸治疗中体会到,此疗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对寒气侵身、经络不通等引起的疾病疗效甚佳。
参考文献:
孟国臣著《火针治疗肩周炎50例》,载《中国针灸》1996年16(1)。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