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以来,万物复苏,气候转暖,春的气息令人陶醉。值此时节,如何在饮食上养生,保证身体健康?天津市民俗专家赵之珩提醒说,春季饮食养生要讲究时节,“早春”“仲春”和“晚春”各有不同。
早春时节,阴寒渐退,阳光初发,乍暖还寒。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这个时候应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这些食物不仅能祛散阴寒,而且它们所含的碱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另外,还可适当吃些鸡肉、动物肝脏、鱼类、瘦肉、蛋黄、牛奶、豆浆等营养品,以供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日趋活跃的需要,而应当少吃寒性食品,以阻遏阳气发越。
仲春时节,肝气随万物升发,而偏于亢盛,中医认为,肝旺可伤脾。这个时候,可适当进食大枣、蜂蜜、山药、锅巴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并且少吃过酸或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另外,可多吃菠菜、芹菜、莴笋、胡萝卜、花菜、柿子椒、嫩藕、油菜、绿豆芽等黄绿色蔬菜和时令水果,以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晚春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和绿茶等,以防体内积热。不宜吃羊肉、狗肉、麻辣火锅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的食品,以防邪热化火,变发疮、痈、疖、肿等疾病。另外,这个时候,夏季临近,从养生保健的角度讲,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