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健康提示

你的“血管年龄”是多少?“三高”会让血管早衰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记者 陈学敏
分享到:    

    ●健康人群总胆固醇水平要控制在5.18mmol/L以下

    ●冠心病或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要控制在4mmol/L以内;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发生了心肌梗死的患者,总胆固醇要  控制在3mmol/L以内。

    5·18 血管健康日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300万。而一直被广大公众所忽视的是:长期高胆固醇血症导致的动脉粥样斑块是引发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心血管专家表示,由于没有症状,大多数人意识不到血管异常,往往一直到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时才就医。医生建议,重视血管健康让血管更年轻,应从评估血管年龄、检测胆固醇开始。

    “斑块”成心血管疾病的隐形杀手

    5月18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胆固醇教育计划项目共同倡议并发起的我国首个“5·18血管健康日”在北京正式启动。今年首届血管健康日的主题为“警惕血管斑块”。

    何为“血管斑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心血管专家胡大一解释,血管内皮有损伤时,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动脉壁,形成一种医学上能够检测的粥样斑块(因为肉眼所见这种块状物内部形状类似小米粥而得名)。

    对于血管斑块导致的严重性,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杨跃进表示,脂质沉积越多,斑块的体积也不断长大,可堵塞血管,使血流不畅甚至闭塞,形成多种多样的疾病。“如阻塞心脏的血管可产生心绞痛与心肌梗死,阻塞脑血管可导致中风和痴呆,阻塞四肢血管可引起四肢疼痛,尤其是下肢的跛行等。”


    由于动脉粥样斑块在血管内累积变大的过程无声无息,逐渐堵塞血管,患者不一定有外在的胸闷、胸痛的症状,胆固醇检测也不一定高。更危险的是,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血管斑块更弥漫,炎症反应更多、更不稳定。杨跃进指出,这些不稳定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如隐形炸弹般瞬间让血管堵塞,导致心肌梗死、猝死、中风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

    55岁以上每年查胆固醇

    胡大一表示,不要以为心脑血管疾病是老人的“专利”。一个35岁的男人,若有吸烟史,并且有“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那么他的血管年龄其实可能已经有七十多岁了;而一名74岁的老先生如果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均正常,不吸烟,那么他的血管年龄可能只有60岁。

    “人体血管内的斑块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血压、生活方式、情绪、年龄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但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脂质含量,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胡大一提醒,胆固醇<5.18mmol/l是适用于健康人群的参考值,而对已患有冠心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来说,这类人群未来十年发生心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的危险最大,胆固醇水平应低于正常参考值———

    如果是冠心病或者糖尿病患者,总胆固醇要控制在4mmol/L以内;

    如果是冠心病同时合并糖尿病或发生了心肌梗死的患者,总胆固醇要控制在3mmol/L以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老年病内科刘梅林教授表示,要使血管保持年轻,最重要一点就是防止血管“生锈”。“5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应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胆固醇,将总胆固醇水平控制在5.18mmol/L以下;冠心病、中风、高血压患者则应每3-6月检测一次,在平衡运动、饮食的基础之上,坚持遵医嘱长期服用降胆固醇药物立普妥等他汀类药物。”

    Tips:

    维护血管健康4大守则

    1、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2、 合理膳食、限盐限油、减轻体重、适量运动、戒烟限酒、降低血压、心理平衡;

    3、 应用积极合理的药物治疗,按医嘱使用应用最为广泛的他汀类药物预防风险的发生。时刻关注自身的血管健康,从而达到将风险降到最低,将防范做到最早,将干预进行得更彻底的防治目的。

    4、 建议20岁以上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甘油三酯TG测定。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则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均进行血脂检查。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