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被认为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发生转折的标志性年份。在整个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统计数据显示,半数企业最终未能达成年初制定的营销目标。
随着房地产市场规制和监管措施的逐步完善,市场竞争已逐步升级,尤其进入2014年以来,市场供求矛盾逐渐凸显,在库存积压、业绩目标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成都多家房企在去年底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本该是喜晒业绩单的时刻,却仍在坚持最后一波的销量冲刺。
2015年已拉开大幕,在市场竞争升级的背景下,成都部分房企已经开始制定新的目标计划。例如,中粮地产开始致力于提高自身的操盘水平,同时在渠道营销上有所创新,比如利用公众微信号发起品牌立誓活动;蓝润地产开始量身制定符合其发展和经营的模式,旨在从传统的房地产住宅经营模式转化为新的复合型运营模式;天来国际广场除了注重营销创新,也看重新兴销售渠道,在2014年底就让韩国K-MALL、法国红磨坊等大商家成功入驻;一品GG则坚持“现金为王,跑量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以传统的招商签约仪式、主力店入驻、酒店运营、商业运管中心开业等作为系列营销节点。
新势力
全面发展 誓破定局
最近三年,成都楼市前五名的面孔基本恒定:保利、蓝光、万科、华润、绿地。但2015年,蓝润、新欧鹏、人居置业、俊发……一大批楼市新势力将对现有格局发起全面冲击。
如果把房企销售金额前十名视为成都楼市的第一梯队,那么,2014年,你只需完成32亿元的销售备案即可跻身第一阵营。
“2015年,蓝润地产将全面发力,销售金额冲进楼市前三。”日前,蓝润地产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的一年,蓝润地产花费巨资拿地和打造核心团队,今年将在销售端口火力全开。“定位首置首改,注重高性价比,在量和规模上将实现突破。”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指出,蓝润地产新获取地块分布在主城区和绕城以内的热点地段,如果盘面能做到12个盘以上,挺进楼市前三并非不可能。目前,成都楼市此种规模效应的最典型代表是保利和蓝光。
新鸥鹏、人居置业等实力干将,在2015年亦不容小觑。去年6月12日,新鸥鹏地产以18亿元在三圣乡拿下128亩的四宗土地,与绿地中心468米高楼一街之隔。当天,新鸥鹏集团副总裁李战洪就在微博上表示:新鸥鹏未来目标直指全国20强。根据公开数据,2013年新鸥鹏的销售额约为45亿元。
“除最近亮相的人居·东御佲家外,2015年,人居置业还将有两个新项目进入强销期,表现值得期待。”一位接近人居置业的消息人士透露,人居置业剑南大道项目已完成环评公示,预计上半年入市;其在双楠大道打造的高端低密项目人居·紫云庭,亦将于今年上半年入市。
全面发力 誓破定局
新整合
资源整合 强者愈强
现在的资源整合不再仅仅是开发商整合外部资源来支撑项目,也包括开发商之间通过股权合作和股权收购的方式进行新的整合,而后一种整合模式,2014年已有多个案例出现,2015年或将成为成都楼市的大趋势。
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万科成为成都楼市关注度最高的企业,这缘于其去年12月29日通过股权收购拿下的成外大学城251亩地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科并不是通过传统的招拍挂来拿地,而是收购成都泰新公司股份,与其共同开发。此外,成都已出现多起地产股权并购案例,出手者既有行业大佬,也有房企黑马,甚至还有地产私募巨头或第三方理财机构。
2013年6月,中洲地产接手深长城原大股东的转让股份之后,深长城旗下成都在建项目快速改名;年底,中粮地产公告称,公司及关联方拟全部收购基汇资本旗下成都房企硕泰丽都100%股权,其中,中粮地产持股61.45%。2014年年初,泰合集团收购成都索菲特万达大饭店;3月,瑞安建业一举回购了领盛亚洲机会基金III附属公司持有开发瑞安·城中汇的雅泉公司49%股权;7月,备受关注的江宇天府城通过股权转让,确立了新的战略合作伙伴,项目进入正式运营轨道;9月,2400亩的北城世纪公园易主,中信地产接手投资商合展集团,项目更名为中信太阳城……
中成房业相关负责人赵亮表示:“随着成都楼市逐渐成熟,房地产开发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地产项目公司并购或更低级的土地置换交易将更多一些,未来甚至会出现更高层次地产集团之间的并购。”
新平台
楼市震荡 加速人才流动
房地产人才在行业内跳槽的案例每年比比皆是,但2014年房企高管离职风波不断。行业人士指出,从2013年开始楼市进入白银时代,房地产行业转型和洗盘加速。2015年,因市场马太效应加剧,地产中小企业的人才吸附能力或更弱,转型和转行两大关键词。
据某全国性财经媒体统计,2014年A股共59家上市房企81名关键管理人员离职,较前年增加超七成。最近三个月以来,西南楼市也不断传出人才离职的消息,银泰城项目营销总监彭致远、万华地产营销总监李萍、协信集团副总裁魏开忠相继离职。
业内人士表示,在2015年,高管离职的现象会逐渐扩大为地产行业中低层从业者的洗牌和转行。“现在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发展的成熟期,中、小型房企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其中不少会被并购或淘汰出市场,从而导致房地产行业就业之变。”高策新源董事长廖建华分析认为,2015年房地产行业基础从业者出现工作调整、变动、转行力度加大的同时,对应的是房地产市场高度集中,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要求增高,形成更为成熟的人才梯度。
前几天,一些龙头企业的招聘广告开始在业内流传,包括保利、蓝光、绿地、万科、招商在内的地产巨头纷纷拿出丰富的就职岗位和丰厚的薪资收入吸引人才。随着房地产市场成熟度不断提升,传统只会“卖楼”的营销人才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荣光,未来能够适应企业转型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无疑更加吃香。
新产品
产品智能化 改变青年的生活方式
2014年的最后一季度,小米的YOU+国际青年公寓引起楼市强烈关注。智能家居被如日中天的小米推入楼市,由开发商研发的智能公寓到由IT大佬研发的智能公寓,这种本质性的改变,注定让智能化这三个字成为当下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刚需楼盘的关键词。
从2010年起,智能公寓的概念就不断在楼市中出现,但这次真正让业者和购房者看到智能公寓时代来临的,还是像小米这样的IT巨头高调进入楼市。
曾经的“智能公寓”是我们听到过的样子:可以通过电话遥控电饭煲煮饭的时间;回家之前室内的温度就已经远程控制好;出门后家中自动断电;可以根据光线感应自动开合窗帘……这些技术上的智能已经不是现在智能公寓的卖点。小米的YOU+国际青年公寓,以租房的商业模式运营,租下整栋楼,重新改造之后向青年人出租,主要针对初上班的年轻人。其卖点是良善的公共空间和紧密的社区氛围,让年轻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公共区域设计更像咖啡厅或其他休闲BAR,客厅布置得时尚而文艺,还有各种机关。
目前成都引入“智能”概念的项目越来越多,这些项目集中在针对年轻人的刚需楼盘中。毫无疑问,智能住宅势必会成为未来刚需发展的新趋势,但也有业界人士质疑,智能住宅的科技、服务设计与目前相对应的配套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将这些好的理念真正落实下来,真正让购房者享受到智能产品的优待,未来还有一段路要走。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