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房产 > 成都楼市

2014成都楼市10大关键词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成都商报    
分享到:    

市场发力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2014年的成都楼市:在寒冬中拉开帷幕,以暖冬画上句号。回望这一年的成都楼市,仅用“降价”、“暖冬”来标注显然是不够的,有太多的片段值得我们记下。

促销走量

利润让 销量涨

名词解释:2014年成都楼市中,九龙仓·御园、瑞安·城中汇、绿地·国际花都等一些楼盘,采取了“促销走量”措施,在目前市场严峻的情况下获得了数额不菲的现金回款。

今年3月,位于东二环的九龙仓·御园,每平米让利数千元,九龙仓火速实现回款。行至9月,同为港资房企开发的瑞安·城中汇,将二环物业价值再度下探,售楼部旋即人满为患。三个月,该项目共实现销售10亿余元,曾经的滞销楼盘硬生生卖成二环销冠。事实上,在今年三四季度,让利促销是成都房地产市场的共识。包括保利、蓝光、万科、绿地、和黄、蓝润、华润、龙湖等在内的标杆房企,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无不在让利促销走量的通道上一路狂奔。

转型转行

动起来 才精彩

名词解释:今年,更多成都地产人开始在房地产产业链条上横向发展,少数地产人甚至彻底离开了房地产行业。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房地产行业内的高级职业经理人永远是猎头牵绊的对象。无论市场好坏,人员流动从未停歇过:耕耘成都多年的成都万科总经理刘军辞职;复地成都副总万茂华离开复地重新回归万达;思源经纪西南大区总经理廖建华离职;上任不足两个月的蓝润地产营销总监黄丽离职,选择创业……成都某知名猎头人士表示,尤其是当行业低迷遇上高管频繁离职时,更印证了这个行业正面临一场巨大变革。

电商现形

房产电商越玩越苍白

名词解释:楼市中所谓的电商,是指通过网站、公司,在售楼部现场收取购房者一定费用,抵扣购房款的方式。

“楼市中的电商,其实质则是收取‘人头费’。”业内资深人士李先生表示,今年开发商都逐渐看明白了一点儿,电商的玩法已经被部分开发商所摒弃,或者是开发商自己跟自己玩儿了。而此前电商的领军网站搜房网,也开始向营销渠道的深度拓展转型,并不单纯只是电商。

一名看好电商的开发商表示,在缺少营销费用的时候,电商对开发商依然是一个手段。另一名开发商则表示,此前项目在强推期用过两个月的电商,但“从长效来看,效果很难衡量。”

政策松绑

新常态下楼市回归理性

名词解释:2014年9月30日,央行“房贷新政”出台,被业内评价为本年度各种松绑政策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此外,今年以来,包括公积金贷款调整、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层面的利好信息不断释放。

纵观2014年的房地产市场,前三季度成交持续低迷,房企打折,亦有不少企业的破产传闻和资金危机闪现。

从“9·30房贷新政”的影响来看,在成都秋交会期间,正值房贷新政发酵和显现的阶段,房交会现场的到访人数和咨询人数有了非常明显的增加。对于购房者来说,那些改善型购房者一直苦恼的首付款问题得到了解决,市场因为政策释放而形成了一股新的购买力,改善型住房迎来一波销售潮。

行销乱象

拉客帮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名词解释:房地产行销,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坐销。顾名思义,行销就是销售人员主动出击,到人群中去寻找项目的目标客户。

雇佣行销的楼盘,可以利用行销将周边竞争项目的客户通通拉到自己的现场。在项目的价格、品质、户型等相差无几的情况下,谁先抢到了客户就意味着更高的转化率和成交率。所以,在区域内只要有一家项目使用了行销,其他楼盘必须跟上,否则客户都会被集中到一家项目。自然,行销的费用水涨船高,哪家楼盘给的钱多,行销就带人去哪家楼盘的现场,导致现在有些区域内的项目不给行销“人头费”就没有客户的现象。

实效机构的吴昊指出,“不要指望电商和行销能有多大帮助,他们只起到在区域内重新分配客户的作用。不要指望行销拉客过来,因为行销并不创造客户。”

瞄准中产

改善型住宅的春天来了

名词解释:2014年可以说是中产置业的逆转之年,无论从产品供应还是市场需求层面,中产群体的市场份额都越来越大,他们已经成为市场争夺的焦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成都楼市终结的是“刚需一家独大”的局面,而市场也会发生从有居到舒居的质变。中产购房不会像刚需一样一拥而上,他们更关注项目的品质和口碑,一个适合中产的改善盘往往需要经历数年的持续打造,而客源也是源源不断的,因为这个购房群体本身也在成长。争夺中产市场,在提供居住空间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其居住品质有所提高。

商业盛宴

没运营能力别玩商业地产

名词解释:事实证明,前期的规划、招商品牌的搭配,整体特色的包装是如此不同,让两个门对门的项目形成了双赢。商业体的马太效应让市场看到强者更强、抢夺资源的能力。

疯狂分割卖铺,实现资金迅速回笼的商业粗暴开发时代已经过去了。在成都的黄金地段遭遇滑铁卢的商业项目不少,由于缺乏统一经营管理,或者运营能力太差,店铺不断更换,商业体附加价值提升缓慢。2014年商业地产销售的最大变化就是——不少商业地产开发商已经摈弃传统“卖铺后脱手”的做法,甚至面对街铺也是如此。2014年的开发商如蓝光、龙湖、万科均提出商铺销售后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这一售卖思路也确实受到了市场的认可。

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未来商业地产对开发商的开发实力和运营能力考核更加严格,只有两者双强,才是商业地产的立足之本。

高端市场 越来越个性

名词解释:2014年成都高端市场细分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朗,针对购房者的需求提供定制式的服务,产品硬件和软件的设计都更加强调身份感和个性化,已经成为开发商打造高端产品的共识。

今年成都楼市出现的高规格高端产品,终于让成都有了更多可以媲美一线城市开发水平的楼市名片,而这些都首先基于开发商在自身实力上的不断加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成都高端楼市因为有了众多实力开发商的比拼,所以呈现出眼光越来越具国际化、产品细分越来越透彻、品牌引入越来越高端的良性竞争态势,未来成都高端楼市的开发水平非常值得期待。

新区破茧

化蝶的不仅是新区的未来

名词解释:2014年10月14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

四川天府新区的设立,从2010年提出到2014年最终尘埃落定,区域内开发商经历了翘首期盼、默默等待、逐渐落实到现如今平静面对的心路历程。房产开发的周期如此之快,卖房子就是卖生活,当天府新区逐步从蓝图落到现实,当一条条地铁线从规划到施工到开通时,对普通的购房者而言,天府新区有了更具体的体会和吸引力。

而市场对于天府新区的期望也是极大的,不仅仅是一个新区,而是一个更宜居宜商宜业的中国新型生态城市的模板。新世界地区总监黄思远参看其他国家级新区的发展趋势,认为未来天府新区的发展速度将更快,特别是河畔新世界所在的区域本身就有非常有利的产业支撑,而且房地产也是天府新区内发展最好的,未来的发展态势将更加有利。

全民营销

自相矛盾的互联网思维

名词解释:推荐成功一套100万的房子,就可以拿到一万多元,至少抵普通人两个月工资。利益驱动之下,那得有多少人拼命把朋友买房的消息告诉给开发商啊?

如果全民营销继续存在,最终结果可能是:老公买的房子,推荐人是自己老婆;房子写孩子的名字,推荐人就是爹妈。所以,全民营销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是全民参与,那么买房子的人也就知道,买房人知道了,就不可能让外人把佣金挣走。给1%的推荐佣金,和给1%的优惠就几乎变成了一回事。于是,全民营销成立的前提变成了:买房人不知道有全民营销这回事。换句话说:如果全民营销有效,买房人就是一群不知道全民营销的人。

所以最终全民营销只是打着互联网思维的空想主义,最终有效的还是两种传统形式。一是老带新,老业主带来新的成交,给老业主免点物管费;二是开发商内的全员营销:公司员工推荐成交,公司内部给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