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汽车 > 业界聚焦

北京开罚行人闯红灯1年 "中国式过马路"仍频现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综合    
分享到:    

去年4月9日,北京启动“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经过近一个月的教育缓冲期,5月6日,交管部门对违反交通信号的行人处以10元罚款。

■ 探访

协管员难管集体闯红灯

昨天记者分别在大望路、菜市口、白广路以及珠市口西大街与煤市口交叉十字路口进行探访。发现这四个路口行人在过马路时均有闯红灯现象。仅白广路丁字路口东西向,从下午5点43分到5点59分16分钟内,6个红灯亮起期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有近180名行人闯红灯。

5点43分,当行人道上的红灯刚亮起时,三位行人熟视无睹,由马路西边往东边走,站在路边的另外三人也紧跟其后,直至红灯变成绿灯前4、5秒,马路两边近20多个行人集体加入到闯红灯的行列。

该路口协管员会偶尔提醒一下将要闯红灯的行人,但对于已经闯红灯的并不多管,“怎么管?没人听啊,我也不方便上去拽住对方啊,而且上面也没交代我们重点管这个啊。”一名协管员说。

记者注意到,闯红灯的行人一般是刚变灯时,个别几个人看行驶的汽车不多,就穿行而过,也有一些行人在等候了一段时间后,瞄准了来往车辆不多时,麻利地闯红灯,而大部分的行人则是在变灯的前4、5秒集体闯红灯。

■ 行动

志愿者提醒行人“红灯止步”

昨天,由全国劳模、大学生、中学生和外国友人自发组成的百余位志愿者在朝阳区大望路四个路口,举办“我承诺不闯红灯”的公益宣传活动。

每个活动路口都有1名志愿者站在斑马线两侧的“行人等候区”,高举“我承诺不闯红灯”的宣传标语引导行人。两名志愿者全身穿戴卡通服装,站在斑马线两侧的“行人等候区”,佩戴手掌写有红色“停”字,手背写有绿色“行”字的手套,当红灯亮起时,展开双臂,将手掌红色“停”字露出,提示行人红灯止步;当绿灯亮起时,合上双臂,将手背绿色“行”字露出,提示行人绿灯通行。

此外,还有六名志愿者身穿T恤形状的宣传签名板,行人可在上面签字,即代表承诺不闯红灯。据志愿者姜雪介绍,自去年11月至今,这项公益宣传活动共举办201场,影响带动行人不闯红灯超过10万人次。

■ 追访

“不闯红灯还需养成长期习惯”

受访执法交警称未对闯红灯行人进行罚款,以现场纠正和教育为主

一年来,行人闯红灯的情况是否有所好转?一位西城区的一线交警向记者坦言,严查行人闯红灯的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后,行人闯红灯有所改观,但不闯红灯还需要作为一项长期的交通习惯来养成。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交警告诉记者,在现场执勤时能体会到,越来越多的行人注意看红绿灯通行。“按北京相关法规,行人闯红灯要处10元罚款,但操作起来不容易。”他说,一年来他没有对闯红灯的行人罚过款,遇到这样的行人主要是通过现场纠正和教育。“你一说他就基本能听,所以我们交警管理的目的也达到了。”

“绝大部分行人是自觉配合我们工作,但依然还会有闯红灯的,这个无法短时间消除。”他表示,早晚高峰车流量大时,路口为保证机动车通过,交警手动控制红绿灯,这样有些信号灯等待时间会延长,此时就会有等不及的行人想闯过去,交警和协管员只能尽量挡在行人前。他说,每次看到带头闯红灯的,他都最先“按”下来,这样才能保证没有效仿的人。

处罚只能由民警进行,协管员只能配合执法。在丰台科技园执勤的一名协管员告诉记者,他们主要是在上下班的时候守在路口防止行人闯红灯。“一个人过就带一片,有的人上班着急,你喊他也没用。”这名协管员说,他们能做的就是不断地重复提醒过往行人,交管部门还给他们配了随身扩音器。“我们不能罚款,实在是劝说不听还带头违法的,在路口的交警会过来处罚。”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