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汽车 > 业界聚焦

“史上最严交规”还能更严些么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综合    
分享到:    

据公安部交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为遏制“买分卖分”现象,将加强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交通技术监控设备,准确采集驾驶人图像等信息,加大对违法图片的审核力度,核实前来处理违法的驾驶人和违法当事人是否一致,以此杜绝非法中介“顶包”等现象,加大对交通违法处理窗口民警和聘用人员的教育、管理力度,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规定处理交通违法记分,严格撤销交通违法记分的审批权限;还将规范违法查处,加强执法管理,减少执法争议;将严打非法中介,组织力量加强对交警队、车管所、违法和事故处理窗口、安检机构等办公场所及周边秩序的管控,会同治安、刑侦等部门联合开展集中统一行动,严厉打击非法中介以“消分”“铲分”“代扣分”等名义欺诈、扰民行为;将强化责任追究,严格执行人民警察纪律条令有关规定,严格依法办事,严禁以任何借口违规消除违法记分,对存在以罚款代替记分、违规变更违法记分、内外勾结谋取私利、办关系案和人情案的,一律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记者认为,在“史上最严交规”针对多项恶性交通违法行为提高计分值的背景下,“买分卖分”现象猖獗是必须严厉打击的重点。这种非法产业链严重干扰“史上最严交规”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使相关信用数据搜集的可信性失真,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将严重动摇交通违法行为非现场执法公信力的基础。

从公安部交管局下一步将采取的几个重要举措分析,“买分卖分”产业链赖以生存的土壤包括目前非现场交通违法行为处理没有严格核对驾驶人图像等信息,存在“买分卖分”非法中介,有内鬼等。对此,记者认为,应当从科技突破、跨部门联动、严格执行内部纪律等方面形成合力。

例如,武汉市公安交管局日前利用全市2000多个高分辨、高识别视频探头启动针对“开车打手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行动。新华社记者在武汉市交管局指挥中心看到,有的画面非常清晰,可辨识驾驶员人脸,而且新引进的“超级电子眼”有偏光功能,即便是车辆前窗贴了反光车膜,也能看清驾驶员举动。再比如,当前驾照“买分卖分”的非法中介往往依托一些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交易,这种违法买卖需要公安部门联手工商部门、互联网管理部门严厉予以打击。而对于在幕后参与“买分卖分”的内鬼,相关部门更应当果断清除害群之马。

此外,据有关负责人介绍,123号令实施中社会对“黄灯”问题的讨论,使公众对违反交通信号严重性、危害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普遍增强了自觉遵守交通标志的意识,更加自觉约束规范路口驾驶行为。公安部认真听取了各方对黄灯信号通行规则问题的意见,目前正在结合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相关细则,已启动有关修改法律的程序。记者认为,在遵循程序正义的基础上,从道交法相关细则的层面完善黄灯的相关规定,可以有效提高黄灯的警示作用,起到路口净空的作用,并减少个别司机在路口强闯黄灯灯尾引发的事故隐患。而具体细则的修改应当秉承公开、透明、公正、科学的原则,引导社会各方参与讨论。

综合看,“史上最严交规”顺应公众对汽车社会公共安全、交通秩序和交通文明提升的需要。相关执法部门应当清醒认识到,对绝大多数交通参与者而言,他们怕的绝不是“最严格”的交规,而是担忧公车特权的存在把“最严格”的交规变成“最大方”的“隐性福利”。因此,“史上最严交规”只要能彻底解决特权泛滥的问题,立足于维护公共安全,公平、公正地得到执行,再严格也一定会得民心、顺民意。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