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汽车 > 业界聚焦

汽车数据:保障安全,还是侵犯隐私?

2015年03月21日 10:30    来源:综合    
分享到:    

汽车数据有什么用?

大数据意味着大财富——司机的行车路线、驾驶习惯、服务需求等信息,汽车制造商都能够从售出的车辆中获取。

根据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Frost &Sullivan,以下简称“沙利文”)的一项调查显示,每辆汽车所提供的数据将为汽车制造商、汽车使用者、服务提供者以及当地政府“创收”700~800美元。这部分价值包含更低的司机保险费率、更低的保修成本、经销商售后服务回报、更少的交通堵塞成本、更少的召回费用等等。

这无疑是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但它却来自于“未经同意”的数据采集。为了获取这些利益,当司机驾驶汽车的时候,汽车制造商将分析每一笔用户产生的数据。

例如绝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有开发的车联系统,它不仅能够知晓你所在的位置,而且还能够知道你何时该加机油、何时该保养,胎压稳不稳定……对于司机来说,的确是有安全保障作用。

此外,欧盟还准备授权一项名为e-Call的服务,它可以在你遇到事故时自动通知应急服务站,并告知其你所处的位置;安装在设备中的SIM卡可以确保操作员能够询问司机是否一切正常。

不过,也有一些“数据采集”,会让你感到不那么愉快:例如,保险公司强迫顾客安装车载信息系统用于识别恶意驾驶行为,并通过提高保额的方式实施处罚。截至目前,已有超过五百万辆汽车被保险公司追踪。根据远程信息研究行业的龙头Ptolemus咨询集团的数据,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被追踪的汽车数量将达到1亿辆。不过,根据创新集团的调查显示,如果驾驶被监控意味着更低的保险费用,四分之三的英国司机都会乐意被监控驾驶。

如果你认为这种“采集数据”会对你产生打扰,那还真没错——因此,汽车制造商为了“弥补”车主,通常会给车主一些小恩小惠:例如减少保险费、星巴克优惠券、半价加油卡之类的。

用户隐私如何保障?

毫无疑问,大数据时代势不可挡。据沙利文分析员Niranjan Manohar称,超过60%的汽车制造商,将在未来两三年之内,更大范围地开采数据。不过,我们的问题是:到底谁拥有这些汽车数据?

在拉斯维加斯刚结束不久的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福特全球市场执行副总裁Jim Farley就探讨了这个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指数据采集)是对法律的挑衅,”他说,“只要你发动汽车,我们就开始数据采集。在每辆车上我们都装有GPS,所以你做什么我们都知道。顺便提一句,我们并不对任何人提供数据。”

不过,在此番言论之后,福特很快发表澄清声明,表示他们会删除汽车数据,并且不会追踪车辆的位置。

此外,明尼苏达州参议院Al Franken日前也许诺提出法案,要求汽车制造商需征求消费者同意才能采集车辆位置数据。

与此同时,大众集团董事长马丁·温特科恩也就数据采集一事,在3月10日的CeBit(德国汉诺威国际信息及通信技术博览会)上,发表了他的看法:“汽车一定不能成为数据怪兽”,他说,“我支持大数据,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但不支持数据滥用”。他呼吁汽车产业采取自律措施,保护用户数据安全,大众已做好参与这类计划的准备。

温特科恩对数据保护的担忧也得到政府部门和业界人士的认可。德国总理安吉拉·默克尔呼吁国际社会联手保护汽车用户的信息安全,“仅靠各个国家单打独斗是不够的”。

今年年初,美国运输部长安东尼·福克斯表示政府正在研究汽车搜集车主数据的行为是否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而菲亚特-克莱斯勒的首席执行官塞尔焦·马尔乔内曾表示其公司对用于改善驾驶体验的收集数据和司机的隐私权两者之间的权衡“非常,非常谨慎”。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