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藏医

【藏医精粹】人体生理结构与解剖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藏医对人体的构造有较具体和深入的了解,在世界各种传统医学体系之中,可以说是最先进的。

藏医认为,人体有七种基础物质和三种秽物。这七种物质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这七种物质都是有形的物质,构成人体的主要物质。它们均可在赤巴产生的热能作用下,渐变成“精华”,散布全身,使人发育、成长、保持健康。

三种秽物是指粪便、尿液和汗液,可以通过它们将体内的废物排出体外。

关于人体内的器官,《四部医典》中记述得比较详细。对于脏腑,心、肝、脾、肺、肾认为为五脏;胃、大肠、小肠、胆、膀胱、精腑,认为是六腑。肌肉脉络图中,将血管称做黑脉,指出黑脉有会搏动如“玛脉”和不搏动的“江玛脉”两种,明确区分了动脉和静脉。

在生理学方面,《四部医典》和它的系列《挂图》中主要对月经周期、胚胎发育、分娩、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功能等作了详细论述。书中指出:当男女同房时,男子精液进入子宫同女子经血混合即可受孕,孕期三十八周;妇女十二岁月红来潮;五十岁绝经,每月行经一次;月经来潮时,妇女常有腰部和下腹胀痛、乳房发胀、情绪不稳定等表现。

书中对胚胎发育过程的描绘很细致:怀孕后,胎儿经38周多发育成熟开始分娩,每周的发育情况均有详细记述。同时还指出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历鱼期(相当水生动物)、龟期(相当于爬行动物)、猪期(相当于哺乳动物)三期,体现了动物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

在人体器官的生理和解剖中,对五脏六腑的位置《四部医典系列挂图》里采用形象比喻手法生动说明。如用国王比喻心脏,用王后比喻肝脏,用大臣比喻肺脏,指出“大臣丧命会导致国王驾崩”,意喻“呼吸终止会导致心脏停搏”。这与中医的“心为君主之宫,肺为相傅之宫”等说法颇为类似。

关于神经为血管方面,藏医学认为人体内有各种脉络,其中有些是相互连接的,叫联结脉。联结脉分白脉络(即神经)和黑脉(即血管)两种,脑为白脉之海,自脑向背髓内伸出一支较粗的命脉,再发出若干分支,分布于五脏装腑及四肢,可感觉和运动。如白脉受伤,便丧失运动和知觉的功能。黑脉又分跳动的(即动脉)和不跳动的脉(即静脉)黑脉与心脏相连接。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公元17世纪末叶,藏医兼画家的洛札▪丁津诺布从尸体解剖的实际出发,一反传统观念,画出了新的解剖图,正确地把心脏画在胸腔正中偏左的位置,心尖朝左下,纠正了长期以来将心脏的位置画在胸腔正中,而且心尖朝上的错误。

关于人体骨骼数目,藏医认为人体全身有骨骼三百六十块、肋骨二十四根、牙齿三十二颗、四肢大关节十二个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