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读者刘先生问:我身边有些人好像“夸不得”。我发自内心地赞美他们,对方却马上反驳说“我没有那么好”,让人觉得很虚伪。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马健文答:听到赞美会下意识地反驳,与我国独有的文化背景有关。中国人以“谦虚”为美德,过分自信在中国文化里常被看成骄傲自满的表现。过度自信的人,不管在现代社会还是古代典籍中,都常遭受嘲弄。可以说,我们的谦虚是被驯化的。在这种文化取向的推动下,哪怕心底认同别人的赞美,也会不自主地予以反驳。
从心理学角度看,则存在4个原因。1.人们往往倾向于掩饰内心的渴求。因此,尽管每个人都爱听好话,但多数害怕被赞美,生怕暴露了自己的需要。2.与自我评价不一致。当自我感觉不好时,听到别人的表扬只会引起不适,因为表扬与内心的自我评价不一致,会引起焦虑感,甚至觉得对方很虚伪。反驳是降低焦虑的本能。3.被期待的压力。比如下属受到上司的褒奖时,由于赞扬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期待,会让当事人感到“压力山大”。4.避免被人关注。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得到的赞美越多,就越容易被人关注,越会把自己推向风口浪尖。多数人宁可让自己“泯然众人”,也愿意落个内心轻松。
但是,别人赞美你,是对你的肯定,哪怕是违心之言,也不妨笑纳。如果总是反驳,也会被人觉得虚伪。被赞美时,应该摆正心态,别把赞美看得太重。不妨说声“谢谢”,然后夸赞下别人的优点,更显出你的自然和大度。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