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高原保健

除湿气 先克服懒病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生命时报    
分享到:    

很多人嘴里经常感觉黏腻、发甜,嗓子中不清爽,身体沉重发懒等,这都是体内有湿邪的表现。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超出人体适应能力而引发的病证。它的形成有两种途径:人体内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壅滞,为内湿;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机体感受到了这种黏滞之气,体内的气机也变得迟缓,就好像外界的潮湿侵入体内,则为外湿。

湿邪存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可以有不同表现。在体表,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皮肤湿疹等;进一步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停滞于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胃胀、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湿性往下走,可出现下肢水肿、小便混浊、白带增多、腹泻等症状。医师给病人检查,典型的湿证都有舌苔厚腻,偏热的是黄腻,偏寒的是白腻。由于湿邪的本质是过缓,使整个人体的运行节奏都变得迟缓,一些重浊的东西就会在人体很多部位沉积下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肥胖,大腹便便的人可以说都是湿浊沉积造成的。肥胖的危害大家都很熟悉,可以进一步导致“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接踵而至。可见,祛除湿邪是非常必要的。

除湿有两种手段,一种好比兴修水利,让湿邪顺流而下;一种是让气机流动起来。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可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药物或食物,但这种方法只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时就需要用到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所以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使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湿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现代人有个特点就是懒,整天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当然仅靠药物还不够,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运动。

湿邪的危害虽然大,但也要强调一点:对湿邪不能有“洁癖”,即不要总想着把湿除得干干净净。湿其实是与生俱来的,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燥湿适中,完全干燥的沙漠是没有生机的,因此祛湿也需要适可而止,以免矫枉过正。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