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高原保健

夏季几种情况不能洗澡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凤凰时尚    
分享到:    

夏季天气炎热,下班后洗个澡是很多人的习惯,但是有些情况,洗澡会出现意外,尤其是这么闷热的天爱洗澡的人可要注意了。

QQ截图20140604105301

1、满身大汗时

夏天,很多人喜欢用洗冷水澡。的确,冷水浴能加快血液循环,对皮肤、血管等有好处。但是如果满身大汗还用冷水洗澡,这就对身体健康不利了。因为人在出汗时,皮下血管扩张,毛孔放大,血液循环加快,如果这时突然用冷水洗澡,皮下血管会立刻收缩,汗毛孔随即关闭,汗腺的分泌也立即停止,身上散热的渠道便堵死了。一旦体内的热量不能继续散发,人便会感到皮肤发热,容易患感冒或其他疾病。

2、酒后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3、饱餐后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

4、劳动后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5、发烧时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6、血压过低时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夏季洗澡要洗出健康来讲究颇多

1、讲究次数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或隔天应冲洗1次。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2、讲究温度

夏季,洗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即使洗冷水澡,也是水温不低于10℃为好。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