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高原保健

六一临近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西藏商报    记者 李杰
分享到:    

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期待这个节日怎么玩了。今年的儿童节有其特殊的地方,因为端午节也在那几天,所以家长和孩子有了共同的假日。这么好的机会,正是可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本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亲子关系 ,希望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可以更加和谐。

隔代教育或造成关系疏远

据了解,现在很多乡镇的年轻人结婚年龄普遍比较早,怀孕生子也比较早,把孩子生下来,就交给家里的父母喂养,相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家长因为工作原因,只能把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照看,这种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把孩子交给祖辈带,有很多好处,比如祖辈家长有较多的育儿经验,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耐心,祖辈家长在这个时期,往往具有一种儿童心理,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加上平时时间充裕,有很多的时间陪孩子玩耍,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不过这种隔代教育,孩子与祖辈家长的关系融洽了,但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较短,造成父母对孩子不了解,孩子对父母不熟悉,不亲密,关系疏远就出现了。

缺乏沟通 各忙各的

小学教师刘婷谈到,从自己任教以来,发现很多孩子与家长的关系不亲密,可能是因为目前电子产品的盛行,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大人喜欢玩手机,电脑,孩子同样,现在很多孩子过早的接触电子产品,家长与孩子各玩各的,缺乏必要的没有交流,何来关系亲密呢?所以心理学上,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经常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聊聊天,看看他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

刘婷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从出生就跟随父母在外省,在外省读完学前班和小学一年级上期,这学期被父母送回老家南充念书,由于不习惯这里,就用不好好来考试,考差来抗议,我在找他谈话的时候才知道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不习惯老家生活,想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他觉得这样做,爸妈就会带他一起走。当然,这个他没有和爸爸妈妈说过,所以,从这样一个简单地例子中就可看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有多重要。

家长灌输知识 该因人而异

据刘婷谈到,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的不同,现在很多家长不知道什么叫素质教育,什么叫儿童心理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加之隔代教育,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深入了解孩子需要什么,想要什么,只是知道把自己的东西,自己认为对的东西灌输给孩子,而孩子的需要可能与家长提供的出现脱节,这就出现矛盾了,要的和给的不一样,就加剧了关系的疏远,这种疏远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长就会越明显。因此刘婷建议,家长灌输知识给孩子的时候,要从孩子的爱好出发,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会表现出对某些方面的兴趣,这就需要家长悉心观察,适时引导,从孩子的兴趣出发,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家长期望应以孩子为本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而今的早教市场五花八门,有的简单地将早教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却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过早确定培养目标、过早进行高强度专业训练,到头来会适得其反。

据悉,家长对子女期望的水平总体上与子女学习和成就呈正比。如何发挥家长期望的积极作用,值得大家的深思。有关专家认为,家长期望应以孩子为本,父母可通过游戏等发现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目标;此外,还应以孩子的需要为本,如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孩子适宜发展,最忌不顾孩子实际、互相攀比,令期望目标难以实现,继而挫伤孩子自信心,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