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高原保健

进入高原 警惕疾病找上你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急性高原病

根据起病急缓和特点,将急性高原病分为三型,但三者间互有关联,常可合并存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达娃次仁详细地介绍了这几种急性高原病。

(一)急性高原反应 初入高海拔地区,大多数人都可能会出现高原反应症状,迅速进入高原如搭乘飞机比做火车更易发病,进入高原数小时后出现症状,主要是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心悸、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记忆力减退,可伴有失眠、多梦、部分人有嘴唇绀紫,少数人血压暂时升高,一般在第1—2天症状明显,以后减轻,一周左右消失,但也有少数人症状急剧加重,成为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

(二)高原肺水肿 达娃次仁谈到,当急性高原反应症状加剧时,则有可能发展成为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比较常见,在进入高原的第三天,则是高原肺水肿的高发期,人们需要特别注意,如在这两天的时间内情况没有明显好转,则需要立即就医。因此,医生建议,初到高原,一定要充分地休息、注意保暖、确保身体健康。

(三)高原脑水肿 虽然高原反应实质上也有轻度脑水肿,只有出现显著的神经精神症状时才诊断脑水肿,在高原地区,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较低,不过情况偏严重。达娃次仁告诉记者,在第三天、第四天是该症的高发期,过劳或精神过度紧张可成为其诱因,先有严重的高原反应症状并逐渐加重,出现显著的神经精神症状,如剧烈头痛、头晕、频繁恶心、呕吐、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精神萎靡或烦躁,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以至昏迷,部分病人可发生抽搐或脑膜刺激症状。 

针对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华人门诊部内科坐诊医师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针对此种病症,采用脱水治疗,大部分人群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有了防范意识,能减少很多病症的发生。

慢性高原病      

(一)慢性高原反应 在发生急性高原反应后,一般情况下,一周内所有症状均有所减轻以及消失,如果这些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者属于本症。

(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是我们常说的“多血症”。在高原低氧环境中发生红细胞增多者最为多见。由于红细胞压积增大,血液粘滞性增大,可形成脑内微血栓而引起一过性脑缺氧发作。

(三)高原血压异常 高原高血压起病缓慢,症状与一般高血压病相似,回到平原后可逐渐恢复。因此,很多医生建议在高原工作的人群,每年应该趁休假时间到平原地区。

(四)高原心脏病 多见于移居者在高原出生成长的婴幼儿。成年移居者在进入高原6-12个月发病。起病隐袭症状逐渐加重,心悸、胸闷、气短、劳动时加重。最终发生右心衰竭。体重症出现心力衰竭。

(五)慢性肺动脉高压 达娃次仁特别提到了此症,长期待在高原地区,除了多血症常见之外,慢性肺动脉高压也不容忽视。轻度肺动脉高压可无症状,随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乏力、晕厥以及心绞痛或胸痛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