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高原保健

儿科医生眼里的小儿感冒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大河健康报    记者 平燕婷
分享到:    

4322499_130503092860_2

孩子怎么又咽红、咳嗽了,要不要来点清火止咳药?感冒、发烧了,到底是病毒性的还是细菌性的?要不要使用抗生素?来听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张园园主治医师是怎么说的吧。

年龄越小

病毒感染的可能性越大

上呼吸道感染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喉部以上出现的病灶都称为上呼吸道感染,如咽痛、鼻塞、流涕、咳嗽,俗称“感冒”。小儿之所以特别容易感冒,和其生理解剖特点息息相关。孩子的鼻腔较短、无鼻毛、鼻黏膜血管丰富,易感染。加上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导致抵抗力较弱,上呼吸道容易遭遇病毒、细菌等病原菌的入侵而引发感染。

一般来说,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是由病毒引起的,少数由细菌、非典型病原菌等引起。

此外,孩子年龄越小,由病毒引起的可能越大,年龄越大,细菌或其他病原菌感染的几率会上升,这是因为孩子年龄越小,接触的环境越单纯,年龄越大,尤其是入园、入学后,接触的环境日渐复杂,接触细菌等其他病原菌的几率增加,上呼吸道被细菌、非典型病原菌等感染的几率也相应上升了。

病毒OR细菌?

血象+症状综合判断

当孩子上呼吸道感染时,究竟该如何判断是由病毒还是由细菌引起的呢?坦白地说,这两种原因引起的病灶还真的很相似,并且有些表象还很容易混淆。比如,细菌引起发烧,很多时候在前期会有畏寒、寒战等表现,这是因为细菌会释放毒素到血液中;但如果细菌没有释放毒素,孩子本身对这种细菌也不敏感,则不一定会有畏寒、寒战等表现。另外,细菌引起的扁桃体感染会有化脓的现象,而病毒性引起的则通常没有,但是,如EB病毒引起咽喉肿痛时,也会在扁桃体表面出现白色的膜状分泌物,所以从表象来看,非常容易和细菌性扁桃体炎发生混淆。

即便是有经验的儿科医生,碰到复杂的情况时,也不会单凭孩子的症状,就笃定地说“这是病毒感染”或“这是细菌感染”,通常会结合孩子的血象检查。一般来说,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会远高于参考值,而病毒感染时,这几项的指标通常都在参考值范围内。

值得一提的是,化验单上各指标的参考值根据不同的年龄是不一样的,而6岁以上儿童参考值接近成人。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则不能完全按照化验单上的参考值来判断每项指标的情况,还需结合孩子具体年龄、症状、接触情况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空气、飞沫

是主要传染源

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以及空气传播,如与感染者接触时,对方的飞沫接触到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就容易使之感染。另外,空气中的微尘若附着了感染者的病原菌,被孩子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后,也易引起感染。并且,附着了病原菌的微尘可能存在于任何地方,除了空气外,还可能存在于公交车的扶手上、健康人的皮肤上、公共场所的椅子上……所以,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外出或下班到家,未洗脸、洗手便直接拥抱、亲吻孩子,可能将在外携带回来的病原菌传染给孩子。外出归来,洗手、洗脸,换衣服。带孩子外出就餐时,自带餐具。可能会有家长反驳:我们不可能生活在无菌的环境中,并且适度地接触病菌还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的确如此。但家长需要了解的是,对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构建起来、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善的孩子来说,一旦感染,不但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还容易引起全身各系统的感染,尤其是3月龄内的孩子。所以,这个阶段,父母有必要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将孩子身体的基础打好。待孩子2岁后,自身免疫系统逐渐完善,家长可以不用再那么刻意讲究。

就医还是居家观察?

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小儿最常见也是最容易发生的疾病,究竟该如何判断是立即就医还是先居家观察呢?关键是看孩子的精神状态。

无论孩子只是感冒了,还是已经发烧,如果精神状态突然变差,食欲降低、睡眠不安、精神萎靡,哪怕只是低烧,也建议立即就医,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因为感冒、发烧有时是其他疾病(如肺炎)的早期症状。

如果孩子能吃、能睡、能玩,精神状态尚可,哪怕已经发烧至39℃了,也可以先在家观察1~2天,让孩子多喝水、物理降温、清淡饮食,在孩子症状比较明显的情况下,也可以给孩子先服一些对症的OTC类药物,如孩子咽部红肿,可以尝试给孩子服用清开灵等;咳嗽有痰,可以试试沐舒坦等。自行给孩子服用OTC类药物时,一定要仔细研读说明书,根据孩子的体重和年龄来确定用量,也可以事先咨询药房的药剂师。注意不要叠加用药,比如已经服了沐舒坦,就不要再同时服用其他化痰止咳类药物,以免药物成分叠加而引起某种药物用药过量。如果2天后,孩子的体温没有降低甚至有升高,建议就医。

感冒后遗症用不用药?

看是否影响进食、睡眠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感冒、发烧痊愈了,鼻塞、咳嗽的症状可能还未消失,这是因为受损的鼻黏膜和呼吸道黏膜需要时间修复。一般来说,鼻塞从开始到痊愈的周期为2~3周;咳嗽的周期更长些,为20多天甚至1个月。

那么,这种情况,到底需不需要用药呢?还是需要医生来判断。

如果不影响孩子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好,医生排除了其他疾病的可能,那不妨让孩子通过自身的抵抗力,慢慢让其自行修复;但若咳嗽、鼻塞影响了孩子的进食、睡眠、让孩子感到难受,那不妨在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下,使用相关的对症药物缓解症状。

不要因为担心“用药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副作用”而宁可让孩子硬扛着也不用药。因为孩子没有那么脆弱,不会因为一两次的对症用药,就降低了自身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与其让他难受地扛着,吃不下、睡不着,不如帮他缓解症状,因为只有身体舒服了,才能吃得香、睡得好,这样才更有利于抵抗力的恢复和增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