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近期拉萨火锅店进行的火锅底料公示活动,勾起了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兴趣。人们好奇之余,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是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法》第五十四条(1995年10月30日)定义: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全国中小学生营养促进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营养配餐员国家标准》教材编写组织工作者侯玉瑞说:“人们对食品添加剂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大部分人最初并不具体了解食品添加剂,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越来越多,许多食品添加剂都随着社会的发展或缓慢或果断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像已经禁止使用的硼砂,限制使用的柠檬黄、柠檬红等。“有些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必要的,没有还不行。如做馒头时放碱,可以去异味。但并不是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能用。”区别并正确对待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十分必要。“市场上出现毒牛奶、三聚氰胺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普及不到位。”人们对食品添加剂之类的事物不了解,是出现其危害人健康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拉萨现代妇科医院王延珍副主任医师说:“对于食品添加剂,按照国家标准,未超标的都可以食用。但一些过量添加的产品,对人体的危害也是较为明显的。”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并不全面,有的人甚至忽略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作用,因此也容易导致一些健康问题的发生。
无污染食品才是健康食品
有农药残留的蔬菜、含有寄生虫的田螺等食品都可以说是受到“污染”的食品。这类食品严重危害着人体的健康,许多食源性疾病都是由此而来的。专家介绍说,污染的食品如果带有大量的病菌(或细菌毒素)和有毒化学物质,一次大量进入人体时,可引起食物中毒。渝潼仁义诊所的郭万医师提醒说,比如爱吃田螺的人就要注意了,田螺多带有寄生虫,易引起食源性寄生虫疾病,因此吃时一定要注意。侯玉瑞补充说,田螺还叫“泥螺”,有的人吃了会过敏,得“胖螺病”。另外田螺还可能附有“重金属”,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既然受到污染的食品对人的身体能产生如此大的危害,那么无污染的食品自然就成了百姓饮食的首选。但健康食品也不能乱吃。西藏阜康医院的肖平武执业医师说,吃东西最好根据个人情况,要全面,食物要杂,搭配要合理。根据个人体质的寒性或热性,以及食物的“寒、热、温、凉”四性,互相搭配、对应,比如“火大”的人多吃苦瓜、绿豆、空心菜以及冬瓜之类,“寒重”的人多吃羊肉、山药等热性食物。总之,讲究的就是阴阳互补,以追求中医里提倡的身体状态的“阴阳平衡”。郭万医师还提醒,现在这个季节,饮食宜清凉清淡,多吃无污染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多补充维生素,对身体健康更为有利。
大声对问题食品说“不”
中小饭店用地沟油,是诚信的缺失,过期食品变了法地卖出去,是道德的下滑,但消费者买了过期产品食用生病住院还自认倒霉,那就是维权意识的极度淡薄了!有识之士建议,食品安全,除了政府监管,还要靠商家自律,以及消费者“自律”——勇于维护自己的权利。
市民王女士说,一般买到变质过期食物,如果不是什么大毛病,基本就自认倒霉了,以后再不会去同一家店里买。而现代妇科医院王忠俊院长则恰恰相反,说得很是直白,“肯定拒绝不安全食品,在外面吃饭,遇见不安全的食品,肯定投诉。”并建议,吃后看不安全食品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损害情况,一方面自我调理,另一方面如果严重就及时就医。有的小餐饮店为了节省经营成本、多赚点钱,将不新鲜但还没变质的肉仍然卖出去,食品安全也就打了折扣。西藏自治区烹饪餐饮饭店业协会曹健副会长对于食品安全提倡行业自律,且近期举办的火锅底料公示活动其实也是行业自律、提倡食品安全的一次有益实践。
正反对比之下,商家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良好自律行为,正是对食品安全的有力监管。消费者要勇于对问题食品说“不”,毕竟拒绝也是维护健康的一种方式。
饱口福也要防止“食源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郭万医师认为,对于此类疾病,饮食方面尤其要注意。食物不熟、用水不洁、生熟食品交叉污染、误食有毒或对有毒的食物处理不当等都会引起食源性疾病,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
拉萨现代妇科医院的王忠俊院长说,“夏季气温高,细菌繁殖快,大家吃东西时要注意,不要吃生冷、过夜的食品,尤其剩菜剩饭细菌污染多,易引起肠道疾病。”侯玉瑞也强调说要少吃剩菜剩饭。他建议说,最好做多少吃多少,尤其是夏天,更该注意。主食相比菜类还相对好些,剩菜本身就含致癌的亚硝酸盐,剩菜剩饭时间稍长,吃后对身体健康的损害就更大了。“西藏跟内蒙差不多,烧烤、油炸的尽量少吃。”侯玉瑞说。另外,临床发现,“生吃”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也有很大关系,比如生吃醉蟹,易罹患肺吸虫病;生吃淡水鱼、生鱼片、鱼生粥,易患肝吸虫病;热衷吃带着血丝的猪肉和牛肉,易引发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病等。因此,一些类似的食物也不要“生吃”。
对于预防食源性疾病,侯玉瑞建议说,“腐败、霉变的不吃;高盐的不吃,易引起高血压、过高脂肪的不吃。简单地说,低盐少油控蛋白食物,增加蔬菜量,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对特殊工种、特殊地区要区别对待。比如高原地区,受气候环境影响,蛋白质最好是足量供给;另外如放射性环境下工作人员,维生素、蛋白质也要多一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