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健康提示

【食品安全】储存食物常犯10个错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生命时报    
分享到:    

 

冰箱食物

(图片来自网络)

超市买来的一大块肉直接放进冰箱,靠鼻子闻判断食物是否过期,平时你有这些习惯吗?日前,加拿大“生活放大镜”网站最新载文,刊出加拿大健康组织和美国梅奥诊所总结出的“储存食物常犯的10个错误”,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吧。

1.没有认真封口。封口不当容易造成空气和湿气进入,导致食物腐败。

【纠正措施】

储存食物时,务必拧紧盖子或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挤出去,然后扎好封口。如果保鲜膜无法封紧器皿口,最好再用一根橡皮筋扎好。

2.不换原包装。肉类、切开的蔬菜和水果等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看上去似乎包裹很紧,其实很可能存在肉眼难以发现的漏气孔。

【纠正措施】

用保鲜膜包装的食物买回家后如果暂时不吃,应去掉原包装,用干净的塑料袋或保鲜膜重新包装好后,再放进冰箱。

3.储存容器过大。食物少而容器过大,容易导致食品表面变硬,并加速其腐败变质。

【纠正措施】

食物与储存容器应尽可能匹配,所留空隙尽量小。

4.大块食物不拆开储藏。猪、牛、羊等大块食物如果不分开储存,一次吃不了,下次再反复解冻,很容易加速食物变质。

【纠正措施】

将大份食物分成若干份一次可吃完的量,分别包好储存。

5.不留意冰箱温度。冰箱温度稍微高几度就可能导致某些食物更快变质。

【纠正措施】

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应分别低于4℃和零下18℃。

 

新鲜蔬果

(图片来自网络)

6.塑料外卖盒循环利用。很多人不舍得扔塑料外卖盒等容器,拿来反复使用。但这些盒子并不结实,一旦有破损就导致食物快速变质。

【纠正措施】

外卖盒用完就扔掉,盛放食物时用新的容器,确保其没有破损。

7.冰箱门上乱放食物。冰箱门上的温度通常比冰箱内架温度稍高,导致食物更快变质。

【纠正措施】

鸡蛋、牛奶和新鲜熟食等易变质的食品应放在冰箱内部的架子上或盒子中。

8.把太热的食物放入冰箱。食物太热时不能放入冰箱,否则既对冰箱造成损耗,又容易导致周围食物因为温度升高而滋生细菌。

【纠正措施】

温热食物最好放凉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大盒温热食物时可以加些冰块,或将其分成若干小份储存。

9.冰箱里的剩饭不贴标签。剩饭剩菜放入冰箱后很容易被遗忘,这类食物即使冷藏也更易变质。

【纠正措施】

剩饭剩菜放入冰箱时,最好贴上标签,注明日期。一旦过期,马上扔掉。

10.靠嗅觉判断是否过期。很多人不清楚食物的保质期,单凭嗅觉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其实没有味的食物也可能已变质。如被李斯特杆菌污染过的食物,色香味 都不会有变化。

【纠正措施】

注意包装上的最佳食用日期。最好通过外观及手感判断食物是否变质。如肉食出现变色、发黏或包装膨胀等情况,应立即扔掉。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