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立冬前后,人们纷纷将目光转向了进补,以积蓄营养,准备过冬。中医认为,肾有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水液代谢等功能,被称为“先天之本”,因此民间有冬季补肾补血的说法,但现代人食物种类多,营养摄入较丰富,补肾补血也应该遵照个人体质,适量就好。
进补不必刻意 保健意识最重要
对于很多人重视的立冬前后的进补来说,在补肾和补血的问题上,厚北医院中医科王医师解释说:“中医有句话是这样讲的,‘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人在冬天的活动范围小,运动量不大,而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久卧伤气’,血液循环会因为活动量的减小而减慢,这时候就要用辅助药物去促进血液循环,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补气,但是从目前的人群状态来讲,绝大多数人一般不会出现贫血的状态,而高原地区缺氧,虽然会出现血液黏稠的情况,但是也不存在缺血,高原上主要以补气为主,个别人存在气血双补的情况,但是正常人群一般不需要补血,以养血为主就可以了。”
而对于冬季补肾的情况,有一点是需要大家知道的,王医师认为:冬天毛孔闭塞,能量储藏,活动量减少,睡眠时间较长,肾气充沛,因此补肾还是应该从保健的角度出发,不要刻意进补为好,当然,有部分人本身就存在肾气不足的情况,那么冬季有针对性地补一下还是比较好的。
充足睡眠多补水 进补注意多保暖
那么针对高原的气候,在冬季养肾养血的进补当中,如何进行食疗才是比较好的呢?是否也应该很有针对性呢?
进补确实是比较有针对性的,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讲,重要的不是如何进补,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王医师建议:“冬季在养肾养血方面的食疗,还是应该以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同时注意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冬季气候干燥,早晚寒冷,会引起毛细血管的收缩,因此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要保证8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最好;第二,要注意多补水,增加水分的摄入,干燥的气候会造成皮肤水分的蒸发,呼吸时从呼吸道带出的水分、尿液等不显性失水也会造成水分的流失,因此要注意多饮水;第三,平时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糖分的摄入(糖尿病人水果适量);第四,要注意增加蛋白质和脂肪的均衡摄入,因为高原环境缺氧,人们在活动时能量消耗较多,需要保持足够的能量,才能够满足人体的需要。因此,在干燥的冬季,饮食上要注意补水,同时也要注意保暖,要有加强冬季防寒保暖的意识。”
阳虚阴虚要分开 不同症状区别对待
而对于肾气不足或是肾虚需要补补的人来说,还是得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进补,不能什么都吃。“对于阳虚和阴虚的不同人群来说,是有不同的食疗方法的,首先需要判断自己到底是属于阳虚还是阴虚,阳虚一般表现为怕冷,冬天手足发凉、疲乏,少气难语,这样的阳虚人群可以辅以当归、黄芪制附片,也可以加点生姜。在锅中放入25克附片,先煎40分钟之后再加入羊肉适量,当归25克,黄芪30克,生姜30克炖煮或高压至熟即可食用。”王医师如是说。
“而对于阴虚的人群来说,阴虚一般表现为口唇干燥、少津、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这样的情况可以辅以玉竹25克、黄精25克、百合25克、薏仁25克、枸杞20克、大枣25克熬稀粥,也可以加入莲米25克一起熬煮。当归、黄芪有补气的效用,而枸杞大枣则有滋阴补血的效用。”王医生表示。
同时王医师提醒,一定要注意,阳虚人群所使用的方法,阴虚病人和阳盛病人都是忌用的,阳盛人群的一般表现为声音洪亮、食欲好、精神状态好,还是应该按照医嘱和自己不同的情况去进行食疗。
(图片来自网络)
立冬养肾小贴士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养生要穴
《黄帝内经》记载:“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可见,涌泉穴与肾脏有着紧密的联系。穴位按摩补肾养肾,涌泉穴是补肾固元的要穴。
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经常按摩此养生穴位,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养肾除了按摩涌泉穴外,还要常按摩太溪穴,它是汇聚肾经元气的“长江”。太溪穴位于内踝尖与跟腱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回阳救逆之功。
多吃黑米最补肾
黑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钙、磷、铁、锌等物质,营养价值高于普通稻米。它能明显提高人体血色素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保健,有利于儿童骨骼和大脑的发育,并可促进产妇、病后体虚者的康复,所以它是一种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
小小窍门补肾气
小指头提水法补肾:
坚持运用外劳宫补肾法,再加上小指头提水法的锻炼(手指头有许多神经末梢,连接五脏六腑,例如右小指头通肾,主宰生长、发育、生殖、强壮,开窍于二耳与二阴;左小指头通膀胱,是人体主持水液的代谢,它通肺、通胃、通肾)。常用小指头提水可以强肾。倘若再添加以膝盖逆时针走路法(走圆圈路)的锻炼,靠人体自身练出的功能,就能治好上述的肾亏、肾衰之疾患。
双拳摩擦背部可强肾:
双手握拳,拳心虚空,贴在肾腧位置,利用膝关节的上下抖动进行反复摩擦,双拳不动,双脚随着身体抖动轻微起踮,感觉到腰部轻微发热为止。
这个方法最大的功效是鼓动肾气,短时间内使人体阳气生发起来。这个方法还适合中老年人养生,人老腿先衰,腰腿通相联,其实是肾气衰了,按摩肾腧有直接补肾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时动一动,肾气足了,自然腰背也就不弯了。由此可见,这个方法恰恰对过度疲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人最管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