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健康提示

【食品安全】过了保质期 未必不能吃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生命时报    
分享到:    

 

赠送临期牛奶--卡通

(图片来自网络)

如今,食品安全的概念深入人心,大家购买食品时对营养标签、保质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不过,让很多人头痛的是,家中总有些食物面临超过保质期的尴尬:扔了可惜;不扔,又怕吃出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中国人,据美国哈佛法学院食品法研究人员与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日前发布的报告,美国每年有多达四成食品被丢弃,人均浪费390美元/年。其原因在于,超过90%的美国人纯粹根据包装上的“保质期”来决定食品的“命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范志红副教授表示,保质期不是食品的最后期限,判断“过期食品”能否食用是有学问的。

“其实,‘保质期’的概念很多人没弄明白。”范志红说,:“保质期的定义是‘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在保质期内,商家要对产品的质量负责,所以建议大家在保质期内食用,但保质期不是认定食物是否变质的唯一标准。在保质期内,食物也可能由于存放方式、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过早变质,例如包装开封后,保质期将缩短;超过保质期,食物也不等于肯定变质、不能吃了,这需要自己进行判断。”

主食类

主食按照含水分多少分为两大类,水分多的有馒头、面包、月饼等,水分少的如饼干等。

面包的保质期一般为3~7天,过了保质期,如果仅仅是发干,可以做成面包渣吃,如果长霉、发酸就不能吃了。

馒头的情况和面包相近,如果霉变有灰斑,就应丢弃。月饼的保质期根据包装的不同,从几天到90天不等,由于其中脂肪含量高,过了保质期一旦出现哈喇味,就不能吃了。

饼干含水量少,如果是密封包装,保质期一般一年以上,只要不漏气、受潮,即便过了期,只要味道没变化一般还能吃。

罐头类

罐头都是密闭包装,隔绝了空气,因此保质期较长,有的能达到两年以上。

购买的时候注意不要买胀罐的。如果过了保质期,发生胀罐,往往是食品被细菌污染,这种罐头就必须扔了。

如果没胀罐,打开闻一下,如果有酸味和杂味,就不能吃。如果罐内有锈蚀,也不应食用。

另外,过了保质期,即便没变味,也应该加热一下再吃。

 

超市临期商品

超市里的临期商品专区(图片来自网络)

牛奶及奶制品类

牛奶根据工艺、包装的不同,保质期从48小时到7天不等。过了保质期的牛奶,如果呈现稠而不均匀的溶液状,或有凝块或絮状物,就要扔掉。在夏天,即便看上去正常,也要煮一下试试,如果煮开后产生凝块,说明细菌超标,就不能喝了。

奶粉没有水分,保质期较长,过期时间不长,只要没有颜色发暗,肉眼可见杂质或异物,出现陈腐味、霉味、哈喇味等,还可以吃。用开水冲奶粉后,如果发现有白色凝块、水乳分离,或有游离脂肪上浮,就不行了。如果仅仅稍微有些结块,可以拿来做点心或做菜,即通过加热继续利用。

过期的酸奶,如果有气泡或乳清分离,不代表有毒有害,这只能说明里面的乳酸菌把剩下的乳糖酸化了。如果出现了酒味、腐败味、霉变味等,说明受到了别的细菌污染,就不能喝了。

香肠等肉制品

如果是真空包装,在干燥、冷冻的条件下放置,营养会差一些,保质期可达3年。

香肠本身不算健康食品,临近保质期的应尽快吃掉。过了保质期,如果出现哈喇味或肠衣发黏,说明微生物繁殖,肯定不能吃了。

饮料类

一般都密闭包装,过了保质期如果外观没明显变化,未出现褪色、浑浊、沉淀等,应以口感为准,有异味就不能喝了。

食用油类

很多人为了省钱,都是一次买一大桶油慢慢吃。

尽管油脂看起来还没有变色、变味,但是开盖接触氧气后,油的过氧化值会逐渐上升,长期吃这样的油,可能使体内氧化程度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因此,范志红强调,开了盖的油,3个月内务必用完;倒到油壶里的油,1周之内必须吃完。

干果类

真空包装的干果保质期达半年到一年,但一旦打开包装,在保质期内出问题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因此,这类食物只要闻着有哈喇味等异味、吃着发苦发酸就该扔。

如果口感不脆了,说明吸水了,会很快变质、长霉、氧化酸败,也不能要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