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 健康 > 健康提示

【养生】危害健康的家电辐射排行榜

2015年03月21日 10:31    来源:YOKA男士网    
分享到: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辐射,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词汇,它无法用肉眼捕捉到,却无时无刻都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我们的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也正是它们让我们时刻身陷辐射环境的尴尬。

那么,辐射离我们有多远呢?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辐射无处不在!家用电器:电视、电冰箱、空调、微波炉、吸尘器、电脑等;办公设备:手机、电脑、复印机、电子仪器、医疗设备等;家庭装饰:大理石、复合地板、墙壁纸、涂料等;周边环境:电视(广播)信号发射塔、核辐射等;自然环境:太阳黑子等。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并不可怕,人体对这些辐射也不会照单全收,也就是说,只要辐射值没有长期超标,我们就不必担心它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现在的家庭生活已经电器化,而家电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话题。不要以为,只有电脑、电视的大家电的辐射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像电吹风这样小的家电的辐射更大。家里的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如何才能有效预防家电辐射呢?

以下是各类家电及电子设备的辐射星级:(五星, 属严重超标,要引起重视;三星以上,属于超标范围,也要引起注意;一星,安全,可放心使用)

五星级家电辐射:★★★★★(排名不分先后)

1、微波炉:门缝处辐射最大,启动时辐射最大,烹饪时不要过于靠近,辐射范围可达7米。

2、电热毯: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产生电磁辐射。孕妈咪如果使用电热毯,长时间处于这些电磁辐射当中,最易使胎儿的大脑、神经、骨骼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组织受到不良的影响。

3、加湿器:不宜离人体过近,使用时尽量保持适当距离。

4、吸尘器

5、脂肪运动机:传送带前部辐射较大,做运动的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减少辐射。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四星级家电辐射:★★★★☆

1、电吹风:虽然体积小,但产生的辐射是很大的,使用时应远离儿童。

2、高功率设备:连接时的瞬间辐射很大,不要放在床头。

3、CRT电视:即普通电视,其后面辐射较大,观看时需保持一定距离,尤其是儿童。看电视时最好保持2米的距离,室内有适当照明,看电视时间不要连续超过两小时,看完电视洗洗脸,及时地清理面部皮肤吸收的辐射物质。

4、家庭影院:通常指影碟机加音响系统,尽量少用,如果想唱歌最好还是去KTV。

5、低音炮音箱:使用时至少保持半米距离,特别是连接电脑的低音炮音箱,不应摆放在临近人脑的位置。

6、红外管电暖气

7、电扇:使用时间不要太长,且保持一定距离。

8、电磁炉: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喜欢用电磁炉煮东西,但要注意使用时间不要太长。

9、电熨斗:把温度一次加热到位,用一会再继续加热,不要边加热边熨衣服。使用时远离儿童。

一星级家电辐射:★☆☆☆☆

1、笔记本电脑:辐射集中在键盘上方,使用时应与电源适配器保持一定距离。

2、液晶电视、显示器:液晶产品的卖点就是辐射较小,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

3、空调

4、电冰箱

5、臭氧消毒柜

6、电饭煲:虽然辐射小,但尽量放在远离儿童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家电辐射对身体有四大危害

第一:诱发基因突变、促使变异细胞产生,皮肤衰老加快。精子活性降低、数量减少导致不孕症。胚胎细胞产生大量变异细胞,导致胚胎发育不良、孕妇流产率升高。

第二:激素分泌紊乱。

第三:神经衰弱。电磁波还会影响及破坏人体原有的电流和磁场,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发生异变。这会干扰人体的生态钟,导致生态平衡出现混乱,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第四:热效应。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头痛、头晕、乏力、嗜睡。电磁波还会影响脑部神经系统,影响了正常睡眠。电磁波还可以伤害细胞膜,干扰激素,影响儿童发育,女性经期紊乱,男性性功能减退。

另外,家电辐射可使人衰老加快:人体是个导电体。

电磁作用于人体可产生电磁感应,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电磁感应可使非极性分子的电荷再分布产生极性,导致偶极子的生成。偶极子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的取向将导致生物膜电位异常,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的表达酶的活性,导至细胞功能的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当电磁辐射改变了生物膜电位时也就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扰乱人的正常电生理活动。日积月累会导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当微波作用于人的眼睛,眼睛晶状体水分较多,而更易吸收较多的能量,从而损伤眼的房水细胞,导致白内障。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