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曲宗拉姆)今年6月,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与北京宣武医院合作,成功完成我区首例异地远程超声问诊。两地医生通过高清、稳定的远程超声和视频交流方式问诊那曲患者。这是我区首次尝试“互联网+医疗”,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近日,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积极争取下,国家卫计委设立“高原医疗保障能力建设”专项,投入2000万元分专科对西藏医疗人员进行培训。未来,我区农牧民可在本地医院享受到内地的优质远程医疗服务。
超声专科 逐步扩展到儿科等领域
今年6月,那曲地区的患者达措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安排下,接受了北京宣武医院的远程超声问诊。在北京宣武医院专家的指导下,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为达措进行了我区首例跨省远程超声问诊,并成功确诊其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援藏医生、副院长李靖告诉记者,远程超声问诊技术本质上是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先进技术,将患者的超声图像直接传输至异地,再由异地的医疗专家直接诊断并进行超声指导,“这不仅能使我区农牧民享受到内地优秀医疗专家的诊治,同时也能使本地的医护人员得到内地专家的现场指导。”
西藏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恶劣,农牧民居住分散,加上交通不便,医疗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医疗水平较低,一直以来都存在看病难等一系列难题。李靖说,互联网医疗是“互联网+”时代备受关注的领域之一,尤其在地广人稀的西藏,互联网给传统医疗增添了腾飞的翅膀,在就医流程等各方面重新优化组合,方便了广大牧民群众,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看病难等问题。
近日,在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积极争取下,国家卫计委专门设立了“高原医疗保障能力建设”项目,投入2000万元分专科对西藏医疗人员进行培训。此次培训将从在各个专科都有广泛应用的超声专科入手,并逐步扩展到儿科、妇科等专科领域。
远程培训 培养更多本地基层医生
在采访中,李靖说道,有了远程超声问诊技术后,西藏的农牧民群众“寻医问药”将实现优势医疗资源共享。“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新型医疗模式的推广,在北京等发达城市的先进超声专业技术和资深医师优势的帮助下,普惠西藏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群众,让所有群众都能轻松享受到内地的优质医疗服务。”
今年8月中旬,由国家卫计委、西藏自治区人社厅和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培训班”在拉萨开班,来自北京、四川、广州等地的十多名医学专家对我区各家医院的60余名医生进行了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超声诊断能力,以更好地服务西藏本地患者。据悉,此次培训共进行5天,结束后还组织了专门的考试,确保每位学员能够真正掌握诊断能力。
“此次培训我们首次采用了卫星直播传输,将培训内容通过卫星辐射到西藏全部偏远地区,使西藏偏远地区的医疗人员也一同学习。同时,也对建设中的‘远程超声诊断培训系统’进行了探索,将来有望实现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内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李靖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