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西藏首家生鲜线上配送平台即将开通上线

2019年06月21日 17:54    来源:拉萨日报    
分享到:    

“以前,我们是利用微信接收订单,然后把客户的需求拍下来,再做成表格发给采购员,操作一个订单耗时一小时左右。线上生鲜配送开始内部操作以及内部调试后,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时间,线上操作一个订单只需要十分钟。”刚接收到我市一单位食堂生鲜产品订单的次仁桑珠告诉记者。

6月20日晚21时,记者走进拉萨第三极众创空间,见到了今年29岁的次仁桑珠,此时他正在“净源生鲜配送网”网页上操作生鲜客户订单。次仁桑珠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净源生鲜配送企业,在线上配送成立之前,为了采购员能第一时间成功采购到客户所需生鲜产品,他经常需要加班做表格到凌晨。

目前,净源生鲜线上配送还在试运营阶段,将在一个月后正式投入使用。届时,网上一键下单,足不出户就有人按时把购买的新鲜生鲜产品送上门,这种便民的“一站式”服务对我市各餐饮店、酒店、政企单位食堂等来说不再是梦。同时,净源生鲜线上配送也将成为全区首家生鲜配送线上平台。

生鲜产品线上下单,送货上门

周期性、季节性、分散性……这些鲜明的特点决定了生鲜产品在运输和销售上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易腐性则对生鲜配送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生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要求保证品质稳定的硬性要求,也意味着生鲜产品在配送过程中成本昂贵,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生鲜配送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怎样才让自己不亏损,从而达到预想的结果呢?近日,记者在“净源生鲜配送网”得到了答案。

据了解,“净源生鲜配送网”是在拉萨第三极众创空间孵化、由我区毕业大学生创办的一家生鲜配送平台,净源生鲜配送企业将通过互联网+生鲜的C2B(消费者到企业)的商业模式,面向全区经营水果、蔬菜、水产、肉类、冻货、干杂等产品,以常温、冰鲜、冻鲜、活鲜4种形式,全程冷链车运输,全年无休鲜活配送。届时,消费者只要在网上一键下单,就可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

提供让百姓放心的“菜篮子”

网上下单,生鲜隔天送到,听起来就觉得十分方便。但食以安为先,网上购买生鲜食品,净源生鲜配送企业是如何把控食品安全的呢?

“当采购员将订单上的生鲜采购成功送到仓库后,我们会通过机器进行专业的清洗及有害物(农药、外界污染物)检测,达到相应的指标后再派送至客户。”次仁桑珠告诉记者,“净源生鲜配送的产品都可以通过供货商查询食材溯源,后期我们还会在生鲜产品外包装袋上设置二维码,客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知该批次食材采摘信息、物流信息、有害物残留状况、安全等级甚至种植基地以及当前实景直播等信息。”

农产品网络化,助力脱贫攻坚

值得一提的是,在净源生鲜配送产业链中,农牧民和大宗种植、养殖基地共同构成产业链供应“上游”;净源生鲜配送企业起到中转站的传递作用,负责接收或挖掘消费者需求;仓库和冷链共同组成物流配送部分,客户则可以直接购买或者按照自己需求进行食材定制,构成整个链条中的“上游”。

连日来,通过“净源生鲜配送网”内部调试发现,网上一键下单可降低客户25%—30%的采购成本、80%的时间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我们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希望网站正式运营后能够打开更大的市场,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次仁桑珠笑着说。目前,净源生鲜企业配送以堆龙德庆区东嘎农贸批发市场所建立的仓储为中心,后期发展中将会辐射到全区各地(市)。

净源生鲜配送企业还主动对接农牧民蔬菜种植基地及畜牧基地,斩断其中繁杂的供应链条,并以高出5%—10%的价格进行收购,间接带动农牧民群众经济收入,使农产品销售实现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变。次仁桑珠告诉记者:“比如土豆等蔬菜,我们直接从农牧民手中收购,可为农牧民群众带来约200万元/年的收入增长。”

净源生鲜配送在助力脱贫攻坚的同时,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拉动作用。以我市市场为例,当净源生鲜配送在我市配送覆盖率达到60%时,所对应的餐厅将达到约360家、政企单位将达到78家、高校将达到5家,共计1.29亿元市场值,每年能为本地带来400余万元税收的同时,还可直接提供约160个就业岗位,间接带动近千人就业。

净源生鲜配送企业将立志于在生鲜配送领域恪守安全、健康的原则,以高效、便捷、实惠的服务丰富市场需求,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支配生鲜配送市场,为拉萨的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