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季节,是西藏野生蘑菇大量生长繁殖的时节。为有效预防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确保市民饮食安全,近日,区疾控中心发布了毒蘑菇认识误区,杜绝发生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由于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很多有毒蘑菇目前是我们不认识和没见过的,部分有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外形极其相似,相关专家都很难用肉眼辨认,每年因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记者 梁兰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多样,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另外,目前尚无野生毒蘑菇中毒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如果进食野生蘑菇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有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毒蘑菇中毒,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蘑菇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对已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保留毒蘑菇样品或所食蘑菇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作为救治参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应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那么,如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以免发生意外,危害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在此,记者也提醒习惯食用野生蘑菇的市民,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毒蘑菇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千万不要轻易购买。
辨别毒蘑菇的10个误区
1、鲜艳的毒蘑菇有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
2、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会长毒蘑菇。
3、毒蘑菇跟银器、生姜、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器可以验砷化物、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4、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
5、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6、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
7、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水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能是无毒的。
8、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蘑菇的气味不仅和品种有关,也和生长的环境有关,毒蘑菇和无毒蘑菇的气味无法分辨。
9、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
10、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蘑菇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这一惨剧。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