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探寻林芝“工布响箭”竞技比赛

2019年07月10日 10:5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res10_attpic_brief.jpg

图为米林工布“毕秀”制作技艺传承人巴鲁(右)手把手教授学徒制作技艺。记者 王珊 张猛 摄

很早以前工布人世世代代居住在深山老林,森林密布处,祖祖辈辈以放牧、打猎、砍树为业,由生活环境所决定,以打猎为生的习惯延续并慢慢发展为现在的“工布响箭”。

“工布响箭”是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工布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传统体育竞技中最有特色的一项活动,“工布响箭”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它是工布地区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明创造的,也是他们在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等重要节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竞技体育活动。

原来的弓是由竹子做的,在发展中不断变化,现在的弓使用的是射箭比赛时统一使用的弓。响箭有弓、箭、靶、弓架四部分组成。“弓”用长约1.2米、宽约6厘米、厚0.7厘米的两条竹片胶合而成。“箭”的制作非常独特,在长约80厘米竹箭杆上装着一个头为方体、尾为圆锥体的空心木制“毕秀”(藏语意为箭头),“工布响箭”的重点在箭头,因此,箭头的制作十分考究,需要选择本地特有的一种木质为原料,然后有制作箭头的老艺人使用较多的工具在这完整的木头中完全手工制作,并在上面很有技巧地掏有四个小洞(有的为五个洞),小洞都是有一定斜度且呈心形状,掏出雏形加工成品。

比赛中,射手射出的箭离弦后,箭头的小洞在空气中飞行时受空气阻力作用发出的美妙动听的“比呜”声,这种声音很远就能听到,给人带来一阵兴奋和乐趣。“靶”有靶围和靶心组成。“靶围”藏语称为“夏巴”意为鹿皮,一般用鞣好的鹿皮制作,用来阻挡箭向前飞行。夏巴中还有夏琼(固定靶心的范围,包括上下左右)“靶心”藏语称为“玛尔帝”,是用皮革制作而成,成环形,直径约18厘米。

比赛正式开始前,射手和歌舞队就要齐唱旋律优美、使人振奋的《工布箭歌》。比赛中男女歌舞队不停唱着欢快的箭歌,并且还跳一种动作特别的《工布箭舞》。射手射中靶心,敬酒者就要为射手敬酒、献哈达,以欢呼声来祝贺,以歌声来赞扬。

“工布响箭”这项体育活动广泛流传于工布地区米林县一带。“毕秀”(藏语意为箭头),其制作精美、外形美观独特、射箭的声音洪亮优美,米林县扎绕乡沙玉村以“毕秀”制作而闻名。

责任编辑:格桑卓玛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