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活消费

用心坚守 拉萨大街小巷的手艺人

2020年06月30日 10:5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西藏商报    记者 格桑卓玛
分享到:    

小时候,经常在大街小巷遇见很多手艺人,老人称他们为“匠人”。

一辆自行车或三轮车便可承载他们的全部工具,成为一个可移动的“工作室”。他们有的走街串巷,有的则长年累月在一个固定的地点摆摊。

他们全靠一双巧手养活自己和家人,木匠、配钥匙、补鞋匠、磨刀匠、弹花匠、修补匠、爆米花匠、剃头匠……家家户户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他们,所以他们有着其他人抢不走的“饭碗”,家里的日子也会比常人稍富裕些。

现如今,虽然现代机械化发展,但是传统手工技艺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仍有一些人在坚守着他们的传统技艺。不信你瞧,拉萨的街边便有着他们的身影,只不过一些匠人已经将传统手工艺和现代机械化相结合,并有了街边的店面。

“我家乡的兰州拉面可是一绝,这拉面的手艺都是一辈传一辈的,我现在做拉面已经八年了,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拉十二袋面粉。”在八廓街某兰州拉面馆工作的马师傅说道,做拉面和面的步骤可以用机器代替,但是拉面、扯面这股巧劲还要手艺人来做才行。

在拉萨干了二十年海绵垫加工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工厂里加工的海绵垫都是一样的尺寸,我这里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做,大小尺寸都可以,薄厚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所以大家更愿意来我店里,买回去的垫子也更称心意。现在的缝纫机都是电动的,我们加工的效率也比之前快了好多。”

“哒哒哒哒哒……”这是桑布正在缝制藏装的声音,熟练、有节奏,他已经做了十年藏装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开一家自己的藏装店,设计、出售各种款式的藏装。而另一条路上,刘女士则在认真地缝补开了线的衣服,“这件衬衣我特别喜欢,但是袖口不小心划破了,阿姨用一块小雏菊的图案完美遮盖,显得更潮了。”拉萨市民卓嘎笑道,一旁56岁的刘女士也跟着满足地笑了起来。

用心煮制的甜茶、一点点包起来的手工饺子、左右翻炒的臊子……满足着我们的味蕾;熟练的洗剪吹、各种款式的美甲、精致裁剪的藏装……满足着我们对美的追求;街边的修理铺、缝补店、配钥匙的老师傅……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许是小时候见的多了,见到这样的街头匠人,总有几分亲切。以前总觉得匠人是以“技”养“身”,接触过一些真正的匠人后才明白他们是以“心”养“技”,在日复一日的时光中,精益求精,守护着传统技艺,他们使用的老物件里藏的是岁月的痕迹,岁月则是流淌的生命……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