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部名为《但是还有书籍》的纪录片在网络上刷屏。《但是还有书籍1》用“书籍”作为纽带,将编辑、装帧师、绘本作者、旧书收藏家等爱书人的故事娓娓道来;《但是还有书籍2》用别出心裁的方式走进这些与书打交道的人的内心,展现他们丰饶有趣的精神世界,也让大众再次感受到了“书籍”的魅力。在《但是还有书籍》第一二季中,虽然视角和主人公不同,但是始终围绕着书籍,让观众们真正体会到了与书相遇的那一抹温柔。
你还记得儿时的第一本启蒙读物吗?我的第一本启蒙读物是《唐诗三百首》,蓝紫色的封皮,大概有8开纸大小,反复的阅读已经让它散架,不得不用透明胶带将封皮粘好。正是这本书,让我初次体会到了文字之美。有人说,书读得越多反而觉得自己知道得越少;也有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博尔赫斯曾经说过:“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一直以来,人们都热衷于赞美书籍、赞美阅读。阅读,是伴随终生的事情,也是让人受益终生的事情。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旨在让各国政府与公众更加重视图书这一传播知识、表达观念和交流信息的形式,同时希望藉此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乐趣,增强对版权的保护意识并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作出不可替代贡献的人表示敬意。自“世界读书日”被确定以来,每年这一日,世界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鼓励阅读。
数据显示,目前,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办理借阅卡的读者有10815人,其中持阅览证的读者有1098人,比去年增加了2516人,全民阅读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拉萨的城市书店越来越多,它们有的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之美,有的以西藏文学为媒,有的则以书店为载体承担传播公共文化的责任……它们的存在丰满了拉萨城市书店的格局。“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与两位爱书人的对谈,聆听他们与阅读的故事。
流淌在图书馆里的静谧时光、城市书店里的各色爱书人、快时代催生的电子阅读和传统纸质阅读之间的取舍……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本报推出特刊《春日书香·阅读是安顿身心的旅程》,聊一聊书籍、聊一聊阅读,在一方天地中寻觅自己、安顿身心。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