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吉”和当地藏族阿佳。

“阿吉”体验制作藏纸。

“阿吉”和当地牧民一起在牧区黑帐篷里。

“阿吉”体验西藏的牛皮船。
进藏之前,他是旅行博主“拍照吧老孙”,真名叫孙庆。他曾与妻子一同走过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等一座座古城,沿着古代中国的历史脉络,用脚步丈量时间的纵深。在他的计划中,探访西藏和新疆这样的地方,需要安排长线旅行,要留出足够的时间做相应准备,档期要稍微往后排。没想到,这个原本遥远的计划在2023年年初一次偶然的“闲聊”后,直接被提上了日程。
一聊定音,出发西藏
回忆起当时出发去西藏的原因,孙庆还是觉得很巧。“去西藏是一个很偶然的契机。我的一位朋友在拉萨工作,有一次闲聊时,他问我有没有兴趣来探访藏地的历史与文化风俗。他们公司正在打造公共区域品牌,希望找一个推介官,通过平台凭借自身力量把西藏特有的风物推广出去,这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能深入了解真正的西藏,于是我就答应了下来。”就这样,一个原本遥远的计划,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落地成行。那年春天,他再次踏上了高原。
这一次,他不再只是“拍照吧老孙”,而是成了记录者“阿吉”。他开始用视频记录在藏地的所见所感,一系列围绕藏地风物与日常的短视频也陆续上线。
其实,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来西藏。早在十年前,他就曾为壮丽的风景而来,用相机记录山河的辽阔。“但再次进藏,如果只是拍风景,对我而言吸引力已经不大了。”这一次,他更想走近的是这片土地上的人,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
不同于一般产品宣传视频的简单套路,“阿吉”的作品更注重细腻的表达。每次拍摄,他都把自己“融入”视频的背景故事里,全身心投入,力求将镜头背后的“人情味”呈现给观众。
沉浸其中,然后被触动
“四季轮换,让牛群跟着季节走,他们跟着牛群走。我问他们在这里放牧这么久,会不会舍不得。他们却说,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归来……我们总要用时间,让草原更好地生长,为后人换来一年又一年的丰盈……”这是《自然的约定》短视频中的文案。视频下面的评论有藏族、有汉族,大家似乎找到了共鸣。
“阿吉”说这是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拍摄。他原本是去调研黑帐篷的材料,却无意间邂逅了一次牧区转场。在那里,他感受到藏族人民与自然、与牲畜之间那种真正的和谐平等。他回忆起那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拍摄那段时间正值牧区的雨季。我们跟着拍摄对象去了山上的牧场,下午五点左右,突然下起了暴雨。”一个小时后,雨势丝毫未减,牧区的孩子们却必须在太阳下山前把牛羊赶回来。于是,孩子们就像没下雨一样,毫无防雨措施地冲了出去。回来时,衣服湿透了,他们就脱下来晾着,头发擦一擦就算了。“阿吉”不解地问:“你们既然知道这是雨季,肯定经常下雨,为什么不准备雨披之类的防具呢?”他们用一种很神奇的目光看着他说:“不需要这些,下雨是很自然的事。”那一刻,“阿吉”被深深打动了。
与牧民交往愈深,他们豁达的生命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模式,不断刷新着“阿吉”的固有认知。为了表达感谢,“阿吉”决定再回来的时候给牧区的孩子们带点礼物。可思来想去,他却犯了难:“牧区的孩子对零食这些诉求很低,因为他们有最原生态、最健康的食物。玩具呢,也许玩一会儿就忘了——他们的游乐场在广阔的原野上,哪怕是一个破旧的足球,也足以让男孩女孩们开心不已。”
最终,“阿吉”和团队决定为孩子们上一堂特别的课,这样也许可以在他们年幼的心灵种下一颗知识的种子,这或许更有意义。于是他们带来了一个投影设备,“阿吉”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天文课:“我不确定这堂课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产生什么影响,但我想让他们接触到不一样的东西,这其实蛮有意义的。虽然是我在备课、上课,但与孩子们的互动,也给了我很多感触。”
镜头之外,人情之内
在“员工阿吉的日常”系列视频中,“阿吉”体验了几十种不同的“地球第三极”生活,也在现实中结交了许多朋友。他越来越发现,这片土地上有太多有趣的事物与有故事的人,但如果只作为游客,很可能会与这一切失之交臂。“正因为从事了这份工作,我觉得我们有义务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展现给大家。”
阿吉的视频里呈现了很多生活在这片高原上的人,他们中有游客,也有在这里工作的人,当然也少不了当地人——那些或许只是产业链中的边缘人物。作为产品体验官,“阿吉”深知产品本身是冰冷的,可一旦接触到制作产品的人,一切便有了温度,也有了切入点:“有一次我们去拍青稞酒,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家的配合度非常高。因为他们所在的企业是有温度的,员工认同企业所做的事,觉得这是件好事。所以不论是增收致富,还是因产品能为他人带来快乐而获得的满足感,这一切都源于人与人的链接。后来因为需要补拍收青稞的镜头,我们第二次前往,企业的员工非常热情,带我们去青稞田里边介绍边拍摄。”对“阿吉”来说,这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阿吉”想记录的,正是这种“人之极”——不是地理的高度,而是人性的温度。“在这片自然条件相对严酷的土地上,人们依然快乐地劳作。从春耕到秋收,汗水的背后,是满足、是传承,是生活本真的样子。”
结束在藏地的工作后,孙庆回到了四川,继续着他行走世界的旅行与拍摄。但高原上的那些日子,那些与人和自然真实相处的片段,已成为他生命中无法抹去的一部分。它们不只是素材,更是一种提醒:在每一片辽阔的风景背后,永远站立着更辽阔的人。(文/记者 孙芮茸 图由受访者提供)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