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山南

措美县:“特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2015年01月31日 16:11    来源:西藏传媒    
分享到:    

“特色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

一一专访措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巴桑欧珠

本网讯 (记者:张梅丽)近年来,措美县在特色产业、新能源开发以及民生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针对近年来取得的成就,记者专访了措美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巴桑欧珠。

记者:2014年,我县在民生方面主要做了一下工作巴桑欧珠县长:2014年,我县在民生方面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农牧区“三包”及“营养改善”、。大学生资助”等政策得到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力度进一步巩固。校长队伍建设、教学点整合、学前双语教育积极稳妥推进。小、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10 0%和99.5%。金年累计投入资金达2358万元用于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

文化旅游事业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活动,县政府投资318. 64万元用于县文化活动中心改造、乡镇文化站附属设施、措美之歌、县新华书店、农(牧)家书屋等建设。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序推进。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4.2%、96.8%。民间艺水团和业余文艺宣传队逐步发展壮大,文艺下乡5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3万余人。成功举办第五届哲古牧人节,充分利用哲古景区品牌效应,加大旅游创收。2014年接待区内外游客达2.1万人次,创收32.4万元,同比增长4.76%和2-2%a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村卫生室、“一村两医”实现金覆盖。孕妇住院分娩率达94, 3%,无死亡现象,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同比下降4;5%o筛查和确诊2例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藏医藏药研发初具规模。农牧民群众健康体检工作顺利完成。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县卫生服务中心“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县卫生局在地区卫生综合考评验收中荣获第一名。

社会保障事业持续推进。新农保参保率达95. 6%,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 8%- 98%。投入1566万元建设五保户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和残疾人康复中心,使有意愿的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落实供养佥46. 72万元。全年发放农村及城镇低保244万元。下达低收入人群物价联动补贴资金15.7万元,金年实施医疗救助559人次,发放救助金150.5万元。完成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6 3户,总投资为590.5万元,已全部完工。480户农村危房改造建筑节能示范户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卡珠村整体搬迁户66户主体已金部完工。投资582万元实施了卡珠村、扎西松多村、哲古居3个村(居)委会示范点建设项目,目前已陆续投入使用,极大的改善了村(居)办公条件。

生态建设与保护进一步加强。投入资佥105. 22万元,为乡村购置垃圾箱30个,修建简易垃圾池82个,建设临时垃圾填埋场14处。县城规划区内环境卫生并p垃圾处理实现托管运营。完成黄标车和老旧车淘汰工作,全县共淘汰黄标车17辆。投入53. 34万元实施当许居委会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完成重点区域造林16 51.1亩,义务植树50余亩。环境保护考核及生态红线划分工作有序推进。

社区服务能力不断优化。投入101万元;为宗宗村、雪热村2个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有效的发挥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作用。

记者:在特色产业开发和新能源领域,我县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巴桑欧珠县长:积极开发新能源产业,进一步推进资源优势转化,在风能、光伏、地热等新能源开发上迈出了步伐。

目前,已与6家投资企业达成总投资37亿元的意向协议,其中雪拉、当许光伏电站有望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古堆地热开发项目正在办理探矿权。此外,紧紧围绕畜牧业、种植业、旅游业、藏医药业等具有优势和开发潜力的产业项目,加大对黑青稞、“哲古牧人节”、建筑建材为亮点的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深加工,切实扭住风能、光伏、地热、矿产等优势资源,尽早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记者: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措美县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哪些安排和部署?

巴桑欧珠:2015年,我们将围绕“紧盯一个目标,实现四个突破,坚守三条底线,编制一个规划”四大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紧盯“一个目标”。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低产田改造力度,新增耕地面积1000亩以上。积极落实申报1000万元水利专项县项目,新建和维修一批水渠、水塘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发展优质青稞、无公害蔬菜、藏药材、畜品深加工等特色种养业,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切实以产业提质促进增产、增效、增收,力争“十二五”收官之年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达9200元以上。加强惠民利民政策的宣传引导,通过宣传,使群众摆脱“等、靠、要”思想,转变就业思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坚持以就业培训为主、创业培训为辅,推进农牧民培训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普及型向提高型转变,提高就业率。要规范和提升农牧民施工队资质,认真落实“项目的15%交于农牧民实施”等举措,切实以项目建设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要实施“一乡一策”、“一村一品”增收举措,因地制宜地制定增收办法。逐步加大和提升现有规模和层次,为带动当地农牧民更好就业、增加收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实现产业富民,力争2015年农牧业产业化率达35%以上。

第二,实现“四个突破”。一是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突破。力争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4.8亿,完成国家投资2.6亿元以上。2015年,整合地县两级资金400万元,实两个行政村办公场所标准化示范点建设。要加大攻关力度,积极申报争取县城供暖工程、县气象局监测站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县城至乃西油路新建,古堆油路续建和乡镇干部周转房、全民健康活动中心、县城供水工程续建等重点项目,确保公路、住房、饮水条件得到大幅度改善。二是推进特色产业建设上实现突破。要加快以黑青稞、藏野葱、哲古牦牛、古堆绵羊等高原绿色食品的开发和投资力度。要以A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为平台,做大做强哲古特色旅游业,提升措美知名度,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力争2015年接待区内外游客达2.3万人次,创收35万元以上。加大对藏医药发展的投入,提升藏医药服务能力,增加藏药产业效益。

要推进资源优势转化,切实把风能、光伏、地热等新能源开发纳入招商引资的核心内容,积极培育经济增长点,切实以能源开发为重要突破口,拓宽产业建设领域,壮大产业建设规模,增强产业建设生命力。力争雪热、当许光伏电站3月份顺利开工,古堆乡地热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当许石材加工取得探索性进展。三是在推进民生民利改善上实现突破。

2015年,县政府将争取国家投资1400余万,本级财政投入560万用于学校“温馨工程”、整体功能提升、户外暖廊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师生工作和学习环境。增加本级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体系示范区建设。要大力实施好措美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改造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5年,将投入援藏资金1800余万元,用于措美县文化广场建设;投入资金150万元,用于文化活动中心改造。大力开展文化“五下乡”活动,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筹备好、宣传好、举办好“哲古牧人节”,使措美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走出措美、走向全区。加大政府引导,实施精品文化“走出去”工程。要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县城数字电视有线改造工程。不断深化医疗改革,严格执行农牧区免费医疗制度,全力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一村两医”医疗队伍建设,规范资金管理,兑现医疗补贴。要加大藏医院投入力度,积极申报高压氧舱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县人民医院“二甲”医院创建工作。加大住院分娩宣传力度和转接诊工作,着力降低孕产妇和孕幼儿死亡率。2015年,将投入240万元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630万元建设县藏医院。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岗位开发,以创业促就业,努力通过劳务输出、自主创业等形式,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难的问题,确保城乡居民失业率控制在2,08%以内。要完成五保集中供养附属工程建设,实现有意愿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100%。要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建成232套乡镇干部周转房。四是在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上实现突破。要创新农牧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要健全农牧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落实农牧业补贴政策和农产品价格保护机制。要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切实缩小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要加快推进农牧区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社保和住房保障一体化。要实行城乡土地同权同价,建立货币、就业、社保等多位一体的失地农牧民安置工作体系。要对现有劳动力进行科学分工,打破传统牧业生产方式,实行专人饲养,让更多的劳动力从牧业中解放出来,并科学引导和组织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分工解放劳动力”的要求狠抓落实,切实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要推进行政许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创新管理各项行政审批业务,努力把“中心”打造成效率高、服务优的审批服务平台。要加强对《行政许可法》以及业务许可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学习,组织行政审批服务的培训,不断提高行政服务中心干部队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三,坚守“三条底线”。要加强对管制刀具、枪支弹药和汽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的检查管控。进一步加大对涉稳人员的管控力度。加强信访和基层调,节工作,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诉求。全面提升城镇网格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度。要加强寺庙管理,确保宗教领域和谐稳定。二要坚守生态保护底线。

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治沙防沙等工作力度,力争完成植树造林育林2000亩以上。要扎实做好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分工作,要借鉴首批创建经验,继续开展生态村、生态乡镇的创建工作。2015年,县政府将投入50万元用于雪热村、卓德村、卡珠村“自治区级生态村”和措美镇自治区级生态镇创建工作。投入800万元修建哲古垃圾填埋场,投入52余万元用于防护林建设,投入194万元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好370余万元的生态保护转移项目。本级财政安排260万元,用于小扎扎、觉巴、前当、当玛4个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组进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要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切实抓好交通、矿山、危化、建筑、消防等行⑤

业的监管工作,严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继续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金。要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增强群众安金生产意识和法治理念,推行高危行业全员培训上岗制度,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综合素质。

第四,编制“一个规划”。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参与、配合、支持“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保质、保量、高效完成。2015年9月要形成县“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11月完成草案初稿征求意见和修改完善工作。2016年初发布并实施。要紧紧围绕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这个中心,实现追赶、转型、跨越。要时刻坚持优化发展方式这个核心,实现战略性调整,确保到2020年一同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赶超跨越、推进特色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和优化发展环境、改善民生等重点,科学谋划好“十三五”

规划,确保规划既有长远性、也具有可操作性。全县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梳理“十三五”项目库,对每一个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广泛论证,真正储备一批高质量的大项目、好项目。

责任编辑:李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