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山南地区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干群结亲排忧解困……
一年来,山南地区紧紧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凝聚人心、推动建设的战斗堡垒作用,奏响了党建促经济发展新乐章。
在山南地区经济社会创新跨越转型发展中,总能看到一面面鲜红的旗帜指引着方向,一座座坚强的堡垒凝聚着力量,在每一个平凡或不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始终凝心聚力,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带动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不断迸发出动力和激情,托起了同心共筑小康梦的信心与希望。
夯实基层基础 增强内在活力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个社区,一片和谐……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
“人可以流动,但信念不能漂移;我们离开故乡,却凝聚在党旗下。”这是四川省邛崃市邛州建筑公司西藏分公司乃东县邛崃流动党支部全体党员的心声。
在流动党员中设立流动党支部,是山南地区扩大党建覆盖面的有力举措。2006年9月成立的“邛崃流动党支部”,成为山南地区组建的第一支流动党支部,历经多年的发展,已逐步成为了流动党员温暖的“家” ,让流动党员深刻体会到了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关心。
近年来,山南地委着眼于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形成科学严密的组织架构,不断扩大基层党建工作覆盖面。
以创先争优、基层建设年等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大力推进农牧区、机关、学校、企事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建工作。
积极整合城乡党建资源,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努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不断强化党建带团建、带妇建、带工建工作,实行党群工作一体化,使党的工作影响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得到了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员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壮大。
选优配强班子 激发生机活力
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一直以来,山南地区围绕发展稳定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组织者、实践者,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去年以来,山南地区以换届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将优秀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将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组干部,一批年富力强、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放到乡镇党委书记岗位上,历练成才、茁壮成长。
“我们注重从农牧区生产一线、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致富能手及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员中发展党员,如今,一批批组织选派、公开招录、定向培养的干部先后充实到基层,实实在在地为村级组织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山南地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邵昌说。
“我们共组织100名村级组织负责人、30名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24名大学生村官利用地委党校VPN视频教学系统,举办了2期村级组织负责人培训班、1期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和1期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邵昌告诉记者,山南地区还承办了15期乡镇、村(居)干部629人培训工作,联合安徽省委党校培训村(居)党支部第一书记180人,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创新党建品牌 打造特色亮点
近年来,山南地区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推出了一批党建工作品牌,形成了具有浓重雅砻特色的基层党建创新格局。
2008年开始的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确定地委、县委、乡镇党委党建示范点57个,把示范点建设的内容纳入综合考评的范围,细化考核标准,确保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力度不减、投入不减、标准不降。
——桑日县县委党建示范点绒乡程巴村党支部采取“支部+基地+协会+农户”模式,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累计达141万元,这一做法得到了各级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曲松县推进 “十个规范化”建设,打造“红星”工程;
——贡嘎县以选、育、定、壮、引“五步法”破解发展农牧民党员难题,加强农牧民党员队伍建设;
——洛扎县离(退)休老干部发挥爱党爱国宣讲员、矛盾纠纷排解员、民情民意传达员、文明生活倡导员、义务劳动队、文化活动队“四员两队”作用,离岗不离职、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各项事业发展;
——隆子县开展“乡村夜话”,聆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
——乃东县创新管理服务方式,让流动党员形象常新常亮。
……
党旗高扬谱新篇,凝心聚力促发展。在鲜红的党旗引领下,山南,这个古老而又年轻的雅砻大地,将随着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实践,谱写出更加恢弘的科学发展组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