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山南 > 游在山南

【山南探线5】老壁画:当时间把过往抹成斑驳色彩

2015年03月21日 11:1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唐焕钥
分享到:    

沿着雅鲁藏布江在山南行走,众多大大小小的寺院会与你不期而遇。我们这一行,首先到达的是恰噶曲德寺。这就是个意外惊喜,因为现在仅存主殿的它,一开始并没有在我们行程上。所幸它的位置还算好,在桑日县城里,绒乡政府西面山脚下,雅鲁藏布江在其北面缓缓流过。当我们进入桑日县,很明显地看到那一片庄严的金顶红檐白墙时,果断地就下了车。没想到这还是座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恰噶曲德寺

20140731a3702

恰嘎曲德寺主殿左壁大威德像。

此寺总面积2000平方米。建于16世纪末期,属格鲁派寺院。寺院经堂门廊的壁志上说:藏历火牛年(公元1577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加措前往青海与俺达汗会晤时路经此地,授意在埃荣(今绒乡)建立格鲁派道场,拉加里法王为建立该寺提供了资助。在寺院附近,与其相对而立的,还有恰嘎宗遗址。在吐蕃时期,这里是军事重地之一。15世纪后,恰嘎溪归属山南王,更名恰嘎宗。是山南拉加里王属下最大的一个宗。

而如今,恰噶曲德寺的僧舍已毁,剩下的主殿略显突孤独地高耸在小山坡上,竟有些碉堡的感觉。除了我们,没有别的游客。主殿前一棵大树,在夏日庭院洒下一片荫凉,让这里比别处佛殿多了份闲适静谧。进到殿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满屋的老壁画。佛像壁画作为一种宗教艺术,是在藏传佛教寺院参观欣赏的重要一项。而在信徒的心目中,它不止于一种艺术、一种美丽,更是真理的阐释表达、敬仰追求的对象、乃至修行成就的工具。

恰噶曲德寺的主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殿壁画内容包括松赞干布及历代高僧生平、十六罗汉壁画、护法神等,典型的勉唐画派风格,流畅精美。后殿则为重复排列的骑着雪山白狮的菩萨小像,线条简洁、色彩明快,可惜斑驳得厉害,没有前殿那么清晰可辨。跟寺管会的人聊天,他说前殿的壁画是约两百年前修复过的,后殿时间更早。

离开恰噶曲德寺,又去了附近的巴廊曲康、卡玛当寺。却没有再见这么精彩的老壁画。

巴廊曲康

20140731a3703

巴廊曲康的石板夹层夯土墙。

巴廊曲康在绒乡巴廊村,主殿占地面积仅95平方米,但相当之高,约有如今建筑三层的高度。这是一座拉康,也就是只有佛像,没有僧团的“佛殿”,如今只有一两位藏族尼众在此。这座造型有些高峻古怪的佛殿据考察其历史一直可以上溯到吐蕃晚期,其石板夹层的夯土墙非常有特点。另外,寺里还藏有吐蕃时期的许多手写经书和桦皮经。

卡玛当寺

20140731a3705

卡玛当寺莫吉卓玛修行洞。

卡玛当寺,建于公元11世纪,最初为噶当派寺院。公元11世纪中期,因为莫吉卓玛在这里独创了莫吉派,寺庙改属于莫吉派。莫吉洛吉卓玛对提高当时的妇女地位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公元17世纪,卡玛当寺逐渐演变成了格鲁派寺院。不过这里也是重建的,除了一座当年莫吉卓玛修行的小山洞,也找不到太多与女性相关的因素。

敏珠林寺

最后去到的敏珠林寺、桑耶寺,皆为宁玛派的主寺,历史悠久,也有一些老壁画残存。位于西藏扎囊县扎囊河以东扎期区的敏珠林寺,由鲁梅·慈臣协绕首创于10世纪末。公元1676年,五世达赖的经师——宁玛派的一位伏藏大师——仁增·吉美多吉重建敏珠林寺。

20140731a3701

敏珠林寺祖拉康三层殿堂内宁玛派高僧像。

敏珠林寺老壁画主要集中于主殿祖拉康。第三层殿堂内,数百尊佛像和宁玛派的高僧像整齐排列,大小相近。画像以流畅劲健的白描线条勾勒,着色简洁浓烈,施以红绿黑色的渲染,边缘处留出亮边,表现前后层次的立体感。敷色间隙露出的中黄底色使画面呈现统一和谐的暖黄色调。这是新勉派形成并统一西藏绘画风格的早期作品,每位人物都区别于其他人,富有个性。在随后越来越标准程式化的新勉派作品里,这是难得一见的。虽然藏传佛教的绘画有严格的比例要求,而在规定之中能够不失法度又自由体现个人创造的,往往是非大师而不能为。

桑耶寺

20140731a3704

桑耶寺护法殿二层老壁画。

桑耶寺作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经过1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建筑、壁画、佛像等等都遭到过毁灭性的伤害。现在虽然已经修复,但壁画遗存也只剩下17世纪后历次维修的近代作品。一是绘于祖拉康内院回廊一周的壁画;二是大殿二层热振摄政时代所绘的现代壁画,出自仲多?班觉杰布大师之手;三是护法殿二层的壁画。祖拉康内院中,方城的围墙上为僧舍建筑,下为回廊转经道,墙体上画满壁画,风格是新勉派,内容涉及藏族历史,民俗节日,高僧传记等。当时西藏社会的现实生活生动地反应于上,体现了画师们的丰富想象力和才能。护法殿二层的壁画也是标准的勉唐,但绘制精细,主尊四周人物不乏独特之处。据说有三四百年历史,但这个区域一般不让游客进入,少为人知。二层后殿如恰嘎曲德寺一般,也绘满以线描为主的排列整齐造型一样数量众多的小幅佛像。

 

【山南探线1】随着雅鲁藏布江转一圈山南
【山南探线2】坐看云起:丹萨替寺 
【山南探线3】拉姆拉措 护法女神的头颅
【山南探线4】拉加里王宫 童话般的存在
【山南探线5】老壁画:当时间把过往抹成斑驳色彩 
【山南探线6】敏珠林寺“次久”羌姆
【山南探线7】桑耶寺“则玛热”羌姆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