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最宽处
路线:拉萨—乃东—桑日—曲松—加查
有一句藏族歌谣这样唱道:雪域的灵魂,和微风一起,随着雅鲁藏布江,去转一圈山南……历史上的古文明大多沿着河流起源、发展,在这片雪域高原也不例外。藏族人民的生活与信仰融为一体,所以沿着雅鲁藏布江林立着众多寺院。山南作为藏族文明的摇篮,尤以其种种文化遗迹的古老与神圣,受到藏族人民的推崇,也是各路游客热衷之地。但是非资深的驴友来说,这块大地更多还是一片神秘。有太多带着久远以来的深厚魅力的古寺和遗址,默默立在江边、隐在林里,等着更多的人们去读它背后沉重的故事。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山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我们西藏传媒集团旅游中心的记者一行于七月两次到山南考察探线。第一次是7月5日至7日的周末。记者四人连同朋友三人,我们一起包了一辆小车就出发了。第一天沿着机场高速往山南首府泽当镇,路过了雅鲁藏布江最宽之处,在那里可以远眺桑耶镇。又经过了以纺织出名的姐德镇。从泽当到桑日,我们偶遇了有着精美老壁画的格鲁派恰噶曲德寺,以及吐蕃中晚期建筑遗存巴廊曲康。跨过桑日的雅鲁藏布江桥,向右前进5公里左右到桑日县城,桑日县城向东,我们拜访了著名的女活佛莫吉卓玛开创莫吉派的地方——卡玛当寺。下午才到达这一天的重点:昔日帕竹噶举政权的中心丹萨替寺。它位于桑日的雅鲁藏布江桥往左18公里的地方。由于丹萨替寺所在山势高峻,好不容易连开带推地把车弄上山,再细细参观一番之后,天色已晚。按照计划第二天我们要去拉姆拉措,最好是前一晚就赶到加查县城,但是如此一来,也只好在泽当住下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沿着桑日——曲松——加查的老路赶去。到曲松时才得知小车几乎走不了老路,而且费时更长。不过犹豫再三,还是去参观了曲松县里沧桑壮观的拉加里王宫。那是吐蕃后裔的一支偏安一隅,历各种政权而保持相对独立的地方。然后返回去加查的新路,沿着颠簸危险、路况很差的桑日至加查峡谷前进两三个小时,才到达加查水电站。到加查后,终于又走上较好的公路。进入第一个安检口,还有60多公里才到达可以观湖的山脚下。想要一亲神湖芳泽是如此不易,在下冰雹的阴雨天,我们还要徒步爬上五千多米海拔的山梁,才能一睹拉姆拉措圣容。下山时借着最后一点天光,匆匆转了一圈琼果杰寺,就只能到全县停电的加查县城住下。
第三天行程较简单,一早又走过那段难熬的砂石路,我们便直奔敏珠林寺。这天是藏历五月初十,敏珠林寺举办“次久”金刚舞。到达也已中午时分,只看得下午半场,晚上走夜路回拉萨。
紧接着的第二个周末,桑耶寺也举办金刚舞法会。舞蹈有两天,第三天还有独特的护法绕寺活动。于是我们又来到桑耶寺,在观看与比较中,收获了很多。
总之,山南保存和发扬了藏文化发源的诸多传统,虽然只是两个周末的短暂一瞥,我们已被它深深吸引和震撼。在新与旧、废墟与重建之间,无常显示着它的威力。过去已面目模糊,未来会如何尚且不定,而现在,山河无言、壮美依旧,许许多多故事和价值还等着我们去挖掘、传承。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