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瑰宝再放异彩
——浪卡子县保护和发展“曲括子巴藏戏”小记
本网讯啊(记者 巴桑旺姆)“曲括子巴藏戏”大概产生于1488年左右,历史悠久。1959年起,由于各种原因,“曲括子巴藏戏”被迫停演,直到1983年,“曲括子巴藏戏”从曲括子寺逐渐传入民间,并在相达村成立了“曲括子巴藏戏”队,该藏戏演出持续到1999年,但又再一次停滞不前,面临失传。
这让作为戏迷的旦增洛追十分着急,因为他的父亲曾是藏戏队的戏师,当他看到藏戏老戏师们相继去世,“曲括子巴藏戏”队只剩下6名演员时,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凭着自己对藏戏的了解,主动挑起抢救保护“曲括子巴藏戏”的担子。
旦增洛追把自己的想法及时跟镇、村领导进行了沟通,又去走访县里,县政府得知情况后非常支持旦增洛追,高度重视此项工作。2009年,在旦增洛追和浪卡子县文化局的共同努力下,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争取到9万元资金,从县政府争取到3万元资金,利用这些资金,旦增洛追在原来6名老演员的基础上,从相达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家庭中招收了15名新演员,组建了“曲括子巴藏戏”队。同年,在浪卡子县的努力下,“曲括子巴藏戏”被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旦增洛追被确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曲括子巴藏戏”迎来发展的春天。
经过几年的发展,该藏戏队演员由原来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27人,成为活跃在基层文艺舞台的一支新生力量。近年来,“曲括子巴藏戏”队在政府的保护和旦增洛追的带领下,队员们利用牧闲时间积极排练藏戏剧目,努力培养后继人才,使颇具盛誉的“曲括子巴藏戏”实现了一次次“蜕变”。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现在,该藏戏队已能完整地表演“曲杰罗桑”、“卓瓦桑姆”、“智美更旦”、“郎萨文波”等4个传统藏戏剧目。
近年来,“曲括子巴藏戏”队共演出205场次,创收5万余元,并参加了全区第二届藏戏大赛,摘得亚军。旦增洛追激动地说:“感谢政府对‘曲括子巴藏戏’的保护,我作为传承人一定会保护和发扬好这个文化瑰宝。”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