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高原建伟业 情倾雅砻谱新篇
—安徽湖北湖南和中粮集团三年援藏工作回眸
对口支援西藏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党的西藏工作方略的丰富和发展,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2013年7月,安徽、湖北、湖南和中粮集团第七(五)批对口援藏工作开始全面启动,“三省一公司”坚决贯彻中央部署,讲政治,讲大局,讲奉献,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山南各项事业发展。
资金项目产业援藏方面,援助资金和物资设备13.32亿元(其中1‰以外资金3.92亿元),建设项目113个,引进了一批有潜力、效益好的实体企业落户山南,有力推动了山南经济加快发展。干部人才援藏方面,共选派援藏干部人才165名和技术人才834名,培训各类人才10459人,每年从“三省”各安排50名专业技术人员到山南开展为期半年的短期援藏,为山南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智力保障。教育卫生就业援藏方面,选派37名教师进藏开展工作。创新开展了安徽省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选派了一大批优秀医生进藏开展工作。免费救治先心病患儿49名。开展了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到“三省”就业工作。社会援藏和系统援藏取得新成效。第七(五)批援藏工作为山南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促进了山南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三年来,“三省”和中粮集团克服自身改革发展任务繁重等困难,加大项目、资金、产业援助力度,有力推动了山南经济快速发展。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45.9亿元、财政收入11.6亿元、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1元,同比分别增长11%、6.2%、17.6%、12.3%,分别是2012年的1.56倍、1.68倍、1.92倍、1.49倍。主要发展指标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山南被确定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地区、全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
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广大援藏干部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没有局外人的思想,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坚定地站在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与全市各族人民一道,坚决贯彻自治区“十项维稳措施”和市维稳“十条规定”,创新维稳机制、落实维稳责任,带头深入社情复杂地区、边境一线和乡村、寺庙蹲点,为山南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巩固了山南全市最安全最稳定地市之一的大好局面。
促进了民生改善。“三省一公司”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援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80%以上的援藏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大幅改善了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了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睦。广大援藏干部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援藏工作的生命线,融入援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模范区”创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感动山南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广泛开展“援藏情·一家亲”,“学藏话、说藏语”,扶贫帮困和结对认亲交朋友活动,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大力促进山南与内地特别是安徽、湖北、湖南三省交流交往交融,有力促进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促进了基层基础巩固。“三省一公司”始终把夯实基础作为援藏工作的重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强基惠民、干部驻寺、城镇网格化管理、“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等工作,认真开展第一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选派工作,完成了乡镇党政正职“一藏一汉”配备,实现了市县乡“一站式”便民利民为民服务点全覆盖。坚持援藏项目、资金和人才向基层倾斜,帮助基层组织提升功能、发挥作用、规范基层基础工作。
促进了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广大援藏干部始终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前面,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要求,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强化“四大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努力建设清廉山南。
积累了援藏工作经验。“三省一公司”第七(五)批援藏工作队在以前援藏工作的良好基础上,开拓创新、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援藏工作新经验。湖北省继续巩固企业援藏“华新模式”和“武汉立体援藏模式”,形成了把市妇幼保健院建设作为湖北省卫计委主任工程、发动社会力量援助山南弱势群体等一批亮点成果。安徽省率先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为山南市人民医院创三甲打下了坚实基础。湖南省积极开展“湘藏情·捐资助学”活动,开启了国防科大与山南市合作找矿新模式。中粮集团利用自身优势,建立了将山南田间作物与内地消费者餐桌连接起来的平台。第七(五)批援藏工作队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援藏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