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肖涛 蒋翠莲)3月1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全国人大代表、隆子县玉麦乡玉麦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走上“代表通道”并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有信心把玉麦乡建设得像格桑花一样美丽。
14时05分,采访开始。卓嘎身穿民族服装在第二组登场,用藏语回答记者提问。
关于玉麦发展变化的问题,卓嘎回答说,我们玉麦乡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我们通往外界的公路打通了,我们有电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正在给我们建小康村新房,我们村里有商店,有餐馆,有民宿,我们买东西不需要用现金,直接用手机扫微信二维码就可以了。
这一切的变化我们要感谢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我们一定会继续守护好祖国边境上的一草一木,有信心把玉麦乡建设得像格桑花一样美丽。
关于参会语言不通的问题,卓嘎回答说,来北京之前还是有一些担心,但是来北京之后,大会组专门给我们准备了藏文版的文件,有同声传译,在代表团还给我们配备了专业的翻译人员,所以一点都不担心了。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一定会履好职,尽好责,开好会。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便给隆子县玉麦乡群众卓嘎、央宗姐妹回信,对她们和父亲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放牧守边的行为表示感谢和敬意,勉励她们继续传承爱国守边的精神,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卓嘎、央宗姐妹与父亲桑杰曲巴的事迹因此广为人知、感动中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