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岭逶迤,云雾飘渺,非常震撼心灵,真是不虚此行。”“玉麦、扎日就像‘世外桃源’一样,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和飞瀑流泉,实在是太美了。”“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到隆子这样的地方走一走,才能领略到喜马拉雅的山河壮丽。”每一个到过隆子县的游客都会发出这样由衷的感慨。
巍峨的喜马拉雅山脉横亘隆子县,为该县留下了多样的景观。近年来,隆子县依托优秀独特的旅游资源,狠抓项目建设、营销推广、生态环保、安全生产、旅游扶贫等重点工作,努力强基础、补短板,全力以赴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2017年,该县共接待游客26567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万余元,全县参与旅游行业人员500余人,人均增收3万余元,旅游业发展后劲十足。
基础先行——
狠抓旅游项目建设
扎日乡、玉麦乡地处扎日神山中心地区,风景优美,但因险峻的日拉山阻隔,交通基础设施较差,两地旅游发展长期受到制约。
为把天堑变通途,自去年以来,一条34公里的双向柏油公路开始修建。目前建设正酣,预计今年年底将建成通车,到时候从扎日乡曲松村到玉麦乡将畅通无阻,玉麦乡大雪封山的历史也将渐渐远去。届时,两地旅游业将真正迎来春天。
良好的基础设施是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前提。只有旅游基础设施水平提升了,旅游接待能力才能持续增强,旅游业才能成为地方经济的有效增长点。
为此,隆子县始终把争资立项、强化基础作为全县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多渠道、多举措,狠抓旅游项目建设。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玉麦乡游客补给站的前期手续及选址工作;已办理总投资3000万元的玉麦边境旅游小环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申报为“十三五”增补项目;已完成全县24个旅游公厕选址及踏勘工作,现已开工11座;扎日乡吾金扎普洞步道改造项目、扎日乡庄那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列麦乡“革命坝”红色旅游综合开发项目等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等项目全部建成,隆子县旅游基础设施将实现质的飞跃。
打造品牌——
扎实开展宣传推广
好形象、好口碑是旅游产品赢得市场的催化剂。
今年2月,西藏山南玉麦线入选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十条“中国‘西部行’”自驾游精品旅游线路,隆子县玉麦乡的旅游品牌在全国打响,从此成为许多旅行者心目中的旅游圣地,这为隆子县边境旅游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全面提升旅游形象,塑造边境旅游、生态旅游品牌,提高旅游美誉度,隆子县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该县积极参加拉萨、山南、林芝三市东环线旅游推介会,充分利用5·19中国旅游日、6·.5世界环保日、6·16安全生产咨询日以及9·16平安隆子宣传日等活动,宣传旅游景区、推广旅游产品、发放宣传资料,取得了良好效果。与此同时,隆子县还在“微山南官方”以及“西藏山南旅游”等微信平台上推送介绍该县旅游景区(点)资源的文章,在县城各酒店放置“雪域天骄”“圣山下的隆子”旅游画册,进一步扩大了宣传渠道。
今年7月,隆子县旅发委举办“走进玉麦”采风创作活动,邀请全区各大媒体的十余名记者、摄影师走进玉麦、宣传玉麦,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取得了良好反响,进一步向全社会释放出隆子县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积极信号。
保护优先——
积极创建美丽隆子
优秀独特的旅游资源既要开发建设,又必须加强保护,只有绿水青山常在,金山银山才不会坐吃山空。
喜马拉雅山麓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隆子县最宝贵的旅游资源,是隆子县旅游发展的必备条件和依托。对此,该县始终把生态保护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强调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通过“美丽隆子”创建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该县把景区(点)生态保护的宣传、卫生清洁工作和旅游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特别是在去年迎接中央环保督查工作和山南市八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县积极组织景区(点)所在乡镇的干部群众,自检自查自改,先后开展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6次,出动人员70余人,形成了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
与此同时,针对旅游公路沿线公共厕所“脏乱臭”问题,隆子县旅发委下发通知,进行专项整改;针对旅游景区(点)广告、牌匾、店牌不统一、不协调、不规范等问题,该县工商、旅发、公安、物价等多部门深入扎日景区一线,开展联合行动,排查各类问题49处,有力促进了旅游外部环境的改善。
春风拂槛露华浓,旅游发展正当时。雪山草原与湖泊森林相生,革命历史与宗教文化相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再加上持续不断的扬长补短,一个精彩、美丽的隆子必将如画卷一般铺展开来。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