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村紧邻县城,交通便利,农副产品丰富,千万不能有‘等靠要’思想,只要肯动脑子、肯下劲干,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在山南市桑日县桑日镇雪巴村“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宣讲中,58岁的宣讲员、村党支部书记格桑次仁声音高亢,一边比划,一边举例子,台下所有村民都在聚精会神地听宣讲。
在雪巴村,格桑次仁是一位人人尊敬、颇得民心的好干部。这源于他一颗真心扑在乡村发展上,源于他真情实意为村民解难题的行动中。
雪巴村全村共有260户883人,是桑日县人口最多的村庄之一。全村曾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91人,占比超过10%。面对贫困群众的脱贫诉求,身为“当家人”的格桑次仁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脱贫是头等大事,没有一户人家想过穷日子,大家选我当村党支部书记,我就必须扛起责任,解决贫困问题。”为此,他每天都会到田间地头、村民家中走走看看、听听问问,了解全村最真实的情况和村民最真实的想法。
他多次到镇里、县里跑项目,为修路、筑渠、改善饮水条件和用电条件四处奔走、费心出力,并且用争取来的70万元扶贫资金建成一个粮油加工项目。这些举措改善了村庄的生产条件,提升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食产量,带动了就业和增收。全村的脱贫问题也因此一步步得到解决。
长期的操劳让格桑次仁患上了高血压,导致眼睛常常充血、流泪。为此,他不得不经常带上墨镜,因此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墨镜书记”。
“墨镜书记”并没有因为身体原因放松工作,他始终心系群众,冲在为民服务的最前线。
吉秀组老党员次仁卓嘎,因脑溢血导致半身瘫痪,只能靠坐轮椅出行,但她家门前坑洼不平的土路却成为老人出门的“拦路虎”。为方便老人出行,格桑次仁组织本村党员,义务投劳为其铺设了从家门口到村庄主路的水泥便道。
格热组贫困户尼玛平措,一家3口,他本人长期卧病在床,妻子身患残疾,孩子年纪尚小,一家人都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秋收时田里的庄稼无人收割。为此,格桑次仁每年都会先放下自己家的农活,带着儿子帮助尼玛平措收割庄稼。一年又一年,这几乎成了格桑次仁一家雷打不动的事情。
在雪巴组,80岁的五保老人嘎玛德吉突发疾病,无人照料。得知此事,格桑次仁第一时间到老人家中看望慰问,组织村民为老人捐款捐物,并安排本村党员轮流照料老人。
……
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墨镜书记”格桑次仁却始终乐此不疲地第一时间出现在困难群众的家中。在赢得群众好口碑的同时,用他的话来说:“更是对群众叫我一声‘书记’的交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