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琼结电(记者 孙文娟 通讯员 刘蓝宇) 近3年来,山南市琼结县充分发挥“双业”办的职能作用,按照“技能培训、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和创业带动就业”的总体思路,紧紧把握“地方特色产业,重点用工项目”两个关键,强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双业工程”工作成效明显,不断为琼结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琼结县委、县政府把培训作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点来抓,确立了由副县长分管、双业办主抓、各乡镇各职能部门共同协作的工作思路。认真摸底,突出针对性。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和用人单位人员初任培训的主体地位,确立了以培训学校为依托,选定培训点和聘请授课教师为辅助的培训教学机制,于每年1月中旬开始办班,为全年培训目标任务打牢了基础。
琼结县积极变被动为主动,狠抓了宣传和协调工作,盘活了全年培训这盘棋。深入结合“五下乡”等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宣讲,提高群众对“双业工程”的知晓率、认识度、参与性。并充分利用“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培训班开班仪式”等时机,向群众广泛宣传国家及地方各项就业再就业政策。3年来,先后36次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情况,组织开展“五送”上门服务活动,先后深入25家企事业单位收集空岗信息154条,有效对接农牧民群众的转移就业。“双业工程”的实施,为琼结推进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更好地促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琼结县结合实际,加大培训政策的执行力度,把培训与个人收入、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以培训为前提,达到“一人一技能”的目的。并针对培训对象的不同特点,精心组织培训内容,分类推进各项培训,建立了送培入村与送市培训相结合、热门培训与冷门培训相结合的机制,调动了送训乡镇和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减缓了工学矛盾,保证了参训率,使每年培训按计划如期顺利开展和如数保质完成。
琼结县始终坚持规范化管理,使培训数量与质量并举。广泛采用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办班。3年来,在场地、设施,管理人员、师资力量等方面,全县均采用“出”和“进”的模式,与师资力量强、教学条件好的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协议,建立固定的培训点,共同完成培训和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了“三严”措施,即:严格管理、严谨教学、严肃考评,建立完善了《培训班规章制度》《培训人员纪律制度》《考试考核制度》等管理制度,着重对学员学习期间的德、能、勤、绩进行考评。聘请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授课,着重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员较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据琼结县“双业”办工作人员介绍,3年来,共举办了各类技能培训班达96期,6623人次完成了各类培训和考核,累计投入资金493.96万元,帮助了许多待业、无业的人员实现了创业梦、就业梦。截至目前,琼结县转移就业2645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农牧民1236人次,实现转移就业率达69.9%以上,为全民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基础。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