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山南

曲松县下洛村群众白玛卓玛脱贫致富记: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2020年08月11日 10:0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巴桑旺姆
分享到:    

曲松县曲松镇下洛村有一家小有名气的小餐馆叫“冬夏商店”,每天顾客或是从县城“不辞辛劳”开车来这里吃饭,或是打电话订餐,开车过来取。一个开在乡村里的小餐馆,凭什么这么受“追捧”?

“我们吃过很多餐馆炒的菜,但味道都差不多,没什么吸引人的。阿佳白玛卓玛炒的菜有回到老家才能吃到妈妈炒的菜的感觉,味道很独特,大家很喜欢。”顾客洛桑旦增说。

走进“冬夏商店”,桌椅排列整齐,卫生干净整洁,给人以温馨的感觉。餐馆主人白玛卓玛正忙着擦桌子、扫地、准备厨具和食材,登记顾客用餐需求。不要看她文化水平不高,干起这些事来,一点都不慌乱,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很少出错。

不过,过去的白玛卓玛可不是这个样子。“那时候,家里基本没有什么收入,感觉日子快过不去了。”白玛卓玛说,“多亏国家搞了脱贫攻坚,在乡、村干部动员下,我开了‘窍’,学了厨艺,开了餐馆,脱了贫,过上了幸福生活。”

白玛卓玛今年41岁,一家五口人。2015年,白玛卓玛的儿子洛桑坚参从床上掉下来摔断了腿,成了残疾人;婆婆患有白内障,给老人和小孩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2016年,白玛卓玛一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白玛卓玛的丈夫洛桑达瓦感到脸上无光,有点不服气。他说:“如果有了一技之长,生活总会好一点。”

2017年,村里安排洛桑达瓦拜本村群众洛桑为师,学习木工手艺。靠踏实肯干,他的木工手艺越来越精湛,而且做的木活花式新颖,深受大家喜爱。

而白玛卓玛也没有闲着,养藏鸡、种庄稼,在一家人的奋斗下,家庭状况慢慢有了改观。

2018年,白玛卓玛一家主动申请退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白玛卓玛和家人合计,开了藏餐馆。

“刚开业时,每天只有五六个人来吃饭。吃完饭,我们都会请他们提意见,然后琢磨菜品,改进味道。慢慢地回头客多了,生意火了。”白玛卓玛说。

光自己琢磨不够。2019年,洛桑达瓦报名参加了曲松县人社局组织的农牧民厨艺技能培训。一个月的时间,他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通过分秒必争地学习、操作、请教,他学到了手艺。回家后,他又把所学教给了妻子。

“外面的大厨我们赶不上,我想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人是想换换口味。我们借鉴了现代烹饪方法,同时坚持做乡村风味,正好迎合了客人们的口味。”谈起做饭,白玛卓玛的眸子熠熠生辉,他告诉记者,“我以前只会做面条、炸土豆,通过学习,现在砂锅、炒菜等一般顾客喜欢的饭菜我都能做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妻俩每天起早摸黑,从采购到后厨炒菜,从接待、招呼客人到收拾锅碗,他们都亲力亲为,把生意越做越好。“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挣1000多元。”白玛卓玛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与此同时,物价涨了,好多餐馆的菜价也涨了,但他们家的菜价一直没有涨。白玛卓玛说:“都是老顾客,大家来吃饭是看得起我们。再说,回头客多了,收入自然就多了,何必争一时之利。”

在信守薄利多销信条的同时,白玛卓玛还在丰富菜品种类,做顾客喜欢吃的菜,提高营业额。她说:“靠双手脱贫致富,甩掉贫困户的‘帽子’,这样才能把生活过好。”她的话朴实,却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脱贫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