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山南

隆子县激发干部群众守土热情:像格桑花一样扎根边陲

2020年08月18日 10:1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段敏
分享到:    

“隆子县的县情是边境,最大的任务是守边。”担任隆子县委书记以来,次仁加措始终以“激发边境群众守土热情、守好神圣国土”为己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近年来,次仁加措跑遍了隆子县28个边境村,摸清了边境乡村的发展实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他提出,扶贫搬迁与守土固边相结合,重点建设搬迁安置点12个、搬迁群众1766人的建议。截至目前,隆子县已建成搬迁安置点3个,其余9个预计明年9月建成。

为了激发群众的守边热情,下乡调研时,次仁加措坚持向群众讲清楚“家是玉麦,国是中国,放牧守边是职责”的道理。他说:“隆子县是一个有红色传统的地方,过去我们创造了‘列麦精神’‘沙棘精神’,今天我们又在‘玉麦精神’的激励下,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守护神圣国土、建设幸福家园,创造了新的精神。”

近年来,隆子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玉麦乡群众重要回信精神,以实现边境一线乡村脱贫、进而带动腹心乡村脱贫为重点,全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目前,规划建设的28个边境小康村,已建成21个,剩余7个计划于今年9月建成。

“柏油路、‘小康房’,通水、通电、通4G信号……这些过去的梦想,今天都变成了现实。山这边比山那边好,大伙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听了时代楷模、玉麦村村委监督委员会主任卓嘎的感慨后,次仁加措感觉压在身上的担子稍稍轻了一些。

通过深入开展“村村红旗飘、家家挂领袖像”等活动,隆子县营造了“人人是哨兵、家家是哨所、生产是执勤、放牧是巡逻、村村是堡垒、处处有防范”的联防联控氛围,提高了党员干部群众的国家、国土、国门、国防、国民“五种意识”,激发了边疆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民、爱家、爱社会主义的热情,促进了边境发展,维护了边境安全。

“巡边时,悬挂国旗,把‘中国’‘CHINA’等标识刻在树上,喷绘在石头上,宣誓主权,已经成为边境群众的行动自觉。”次仁加措说。

“村村红旗飘、家家挂领袖像”是群众发自内心爱党、爱国的表现,是隆子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成效。

近年来,隆子县以“六基工程”“六大载体”“五边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边境党建长廊建设。

如今,在次仁加措等人的努力下,玉麦乡已经成为“边境党建示范点、乡村振兴示范点、军地共建示范点、爱国守边红色教育基地”。

“次仁加措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做忠诚为行,红色守边人;担当为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领路人;引领为主,边疆军民共建的领头人。”玉麦乡党支部书记达娃说,“在次仁加措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增强了基层战斗堡垒的凝聚力引领力。”

2018年,在日当镇才布村走访调研时,次仁加措发现村民扎西平措年仅3岁的小孙女旦增曲珍行走困难,便立即联系常德市第八批援藏工作队,把旦增曲珍送到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治。旦增曲珍康复后,扎西平措一家给次仁加措送来了锦旗,以示感谢。

事虽小,却反映了次仁加措的为民情怀。他把锦旗珍藏起来,作为做好工作的最好激励。他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员干部只有热情为民,才能根植人民,为人民所拥戴。”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