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惠企政策滋润下,山南市民营经济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呈现出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资本总量不断增加、产业层次不断丰富、社会贡献不断扩大的特点,谱写了助力山南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截至2020年底,山南市登记注册民营企业4764户、注册资金1025.63亿元,同比增长24.78%、155.23%;上缴税收35.2亿元,占该市税收总额的96.51%……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数字,展现了山南市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欣欣向荣 走向高质量发展
从没有一家像样的民营企业,到培育出海思科药业、华玉矿业、羊湖建设、月光建筑、宗那建筑、永创发展建设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山南市民营经济走出了一条快发展、大发展之路。据山南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国庆介绍,截至目前,山南市民营企业注册资金已从2015年140.09亿元增至1025.63亿元,增长632.21%,资本总量和增长速度的“猛增”,展现了民营企业的活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李国庆说:“随着市场良性发展,企业及个人的投资意愿增强,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了市场发展中。”
此外,山南市民营企业发展还呈现出产业层次不断丰富的态势。近年来,山南市对民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着力培育发展新亮点,打造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据悉,目前,山南市养殖业、建筑业、餐饮住宿业、零售业、租赁业等传统行业保持平稳发展;矿产、制药、太阳能、物流、仓储等新兴行业逐步发展壮大,民营企业组织体制、运营机制不断完善,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各行业坚持自我创新、自我提升,市场拓宽能力和对外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同时,随着民营企业发展走向正轨,其作用和社会贡献不断扩大。据李国庆介绍,“截至2020年底,山南市民营经济上缴税收35.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96.51%。此外,民营企业缓解了就业压力,众多青壮年劳力和大学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勇克时艰 全力以赴稳增长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山南市制订了《山南市民营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山南市民营企业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服务指南》等惠企政策,同时,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民营企业贷款贴息,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据统计,2020年全市共对民营企业减税降费3.15亿元。
此外,山南市还搭建了复工复产政策宣讲平台,邀请财政、人社、市场监管、税务、人行等部门开展民营经济大讲堂系列活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企业渡过难关、走出困境加油鼓劲。同时,各职能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惠企政策,压缩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对复工复产形成有力推动。
与此同时,山南市各民营企业积极为抗击疫情捐款捐物,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李国庆说:“去年,山南市民营企业共为湖北及武汉捐助现金物资1445万元,充分展示了山南市广大民营企业家的社会担当,生动实践了同舟共济、民族团结的信心和决心。”
2020年,山南市月光建筑有限公司为疫情防控捐资250万元,捐赠藏药香囊、医用口罩等抗疫物资,折合现金26.3万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民营企业有能力、有责任,理应走在前面,积极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捐赠仪式上,山南市总商会副会长、该公司董事长晋美如是说。
山南市民营企业积极复工复产,在疫情前期不裁员,同时减免房租帮助个体工商户,确保社会稳定;后期在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及早恢复发展劲头。
奋发有为 助力发展显担当
“企业发展壮大了,就要有担当!”这是民营企业家的肺腑之言,也是体现民营企业家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近年来,山南市民营企业家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先富不忘带后富,发挥“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企业家精神,主动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李国庆介绍,“截至2020年底,山南市进入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系统的本地民营企业家达239家,投入帮扶资金合计1.83亿元,带动贫困人口2万人,解决贫困人口就业10539人,开展技能培训人数1655人。”
山南市民营企业结合实际探索出了产业扶贫、吸纳就业、技能培训、捐资助学、扶弱济困等许多扶贫模式。“目前,民营企业已成为大扶贫格局中社会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涌现出很多典型。”李国庆说:“2020年,山南市两名民营企业家分别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和‘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奉献奖’,1家民营企业被评为‘山南市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先进单位’,这既是对民营企业担当作为的肯定,也是对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支持和鼓励。”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李国庆告诉记者,“山南市工商联将继续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结对包村包户’,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继续动员民营企业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使更多农牧民转变成产业工人,实现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继续推动民营企业参与消费扶贫,带动扶贫产业发展;继续动员民营企业继续加大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力度,为促进山南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作贡献。”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