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春以来,洛扎县残疾人培训有限责任公司员工一直在忙着赶制订单。该公司的稳定发展增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信心,也展现了洛扎县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的成效。
近年来,特别是现行标准脱贫以来,洛扎县举全县之力,扎实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赴小康,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强产业,提升带动能力
近年来,洛扎县充分发挥扶贫产业项目减贫作用,共实施扶贫产业项目16个,通过吸纳就业、入股分红等方式,带动857户279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顿珠农牧民施工队,是洛扎县第一家注册成立的农牧民施工队。2006年注册成立以来,施工队一直是洛扎镇次麦社区群众稳步增收的“利器”。“去年,施工队纯收入800多万元,带动群众户年均增收三四万元。”次麦社区党支部书记云旦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目前,社区72户、242名群众,239人在施工队入股,户均入股2.5万元。”
在带动25人就业的同时,该施工队每年以股金的5%向群众分红。
今年68岁的社区群众贡次,入股5万元,去年拿到2500元分红。“我们家5口人,1人入股1万元。本金早就拿回来了,现在每年的分红是纯收入。”贡次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其他村(社区)担心增收后劲不足,而次麦社区“两委”担心的是劳动力不足。云旦说:“社区242人中,除去上学的、无劳动能力的,劳动力只有70多人。”
除组建了农牧民施工队外,次麦社区还组建了藏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彩虹蔬菜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组、牧业合作组、畜产品销售组、外出务工组,走出了一条“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基层组织建设新路子,被山南市评为“十星模范村”,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稳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近年来,洛扎县深入贯彻落实区党委、山南市委制定的一系列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助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促进农牧民群众创收、增收。
洛扎县残疾人培训有限公司是一家伴随脱贫攻坚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2016年,洛扎镇吉堆社区致富带头人伍坚多吉成立了该公司。目前,该公司共带动23名残疾人就业。
为了促进该公司进一步发展,今年4月,在当地党委、政府帮助下,该公司和当地一家民营企业实现了融合。“与欣荣藏式家具专业合作社合作后,我从公司负责人转为了技术顾问。”伍坚多吉说,“现在,我不仅职务发生了变化,月工资也由过去的3500元涨到了7000元。”
不仅伍坚多吉的工资涨了,该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实现了上涨。“合作伙伴脑子活、路子广,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实现预期目标。”伍坚多吉信心满满地说。
就业稳,群众增收就有希望。通过稳就业,洛扎县实现了稳民生、稳发展。去年,该县劳务输出652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208人,实现劳务创收7601.01万元,人均创收11658元。
促转变,增强发展动力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思想建设,是洛扎县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
沐浴边境小康村建设政策,目前,拉康镇563户群众中185户住上了“小康房”。拉康镇副镇长达瓦说:“在动员群众拆除老房子,建设‘小康房’的同时,我们也在教育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自己动手、勤劳致富。”
今年68岁的拉康镇拉康社区群众次旺多布杰住上了320平方米的藏式小院。他说:“我们家住上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大房子。”
次旺多布杰的“小康房”共有11个房间,在社区干部动员下,他准备拿出6个房间办家庭旅馆。
“现在,我们社区已经有两户人家办了家庭旅馆,生意挺好的。”次旺多布杰说,“办家庭旅馆,党和政府每家支持5万元启动资金,此外还组织我们学习电脑操作、酒店管理等知识,给我们‘加油’‘充电’。”
好政策落实好,才能惠之于民。边境小康村建设、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开展以来,洛扎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乡镇、村(居)干部坚持集中宣讲与入户宣讲相结合,把党的惠民政策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鼓励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据拉康社区居委会主任扎西旦增介绍,经过动员,该社区共有22户群众报名开办家庭旅馆。他说:“现在,还有很多人家想报名,我们叫他们先等一等,等这20多户办出成果、办出经验后,再进一步推广。这样稳扎稳打,成效会更明显、成果会更大。”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