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
近年来,山南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强民生福祉,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实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走强教之路,聚发展之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生大事。山南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2016年以来,累计落实财政性教育经费120.8亿元、15年免费教育补助资金2.33亿元、“三包”经费9.55亿元,不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积极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全力推进教育事业大发展。
“家门口就有学校,教室里各种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真幸福啊!得益于大学生资助政策,我的女儿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我们扎杂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孩子们读书上学的意愿也越来越强。”措美县哲古镇扎杂村村民白玛拉珍高兴地说。
为了推动基础教育发展,建立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扩大教育承载力和办学规模,山南市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先后建成了市二职、三高、完全中学、二幼、三幼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15所,比2015年增加122所。
与此同时,近五年来,山南市积极实施教育普惠脱贫工程、教育援藏示范工程等,专门制定下发《关于建立控辍保学目标管理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双线”“四书制”,执行“月报告”制度,扎实开展“送教上门”活动,进一步推进教育资源配置均等化。
截至目前,山南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阶段毛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1.3%、100%、102.45%、96.5%;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达到99%。2016年至2020年,该市共落实大学生资助资金2.88亿元,资助大学生41184人次。
现如今,山南市教育工作已经实现了由“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的质的飞跃。
强医疗服务,为健康护航
“以前我们需要步行8公里到乡卫生院看病,一旦有突发疾病很难得到保障。现在村里有卫生室,村民们看病方便多了。”加查县共康村村民其律说。
不断缩短的看病时间和距离,是山南市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缩影。
医疗卫生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近五年来,山南市深入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着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层次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逐步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基本医疗全覆盖。
为了持续深入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山南市找准着力点,实现城乡民政医疗救助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医疗合作费用报销“一站式”即时结算;完善农牧区医疗合作“一卡通”,各县(区)医院建有HIS系统比例达到100%;实施“互联网+医疗”行动,建设“一站式”医疗便民服务平台,通过平台门户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就可以实现预约挂号服务;市藏医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及12县(区)卫生服务中心和82个乡镇卫生院实施信息化建设。
近五年来,山南市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藏医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民族”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专科”医院,洛扎、隆子、扎囊、加查、贡嘎五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搭好就业桥,助圆职场梦
“我学的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刚好和公路专业工程师这个岗位对口,以前在区内一家民企工作,现在有援藏省份来招聘,我想走出去开阔一下自己的眼界。”在山南市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上,求职者罗宗曲珍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充满期待。
在山南,依托各类专场招聘会以及公共就业服务网上大厅、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和线下平台,许多像罗宗曲珍这样的大学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近年来,山南市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坚持落实政策与完善体系并举、新增就业与稳定就业并重,提高就业规模和质量,切实筑牢了民生基石。
——建立“千名干部联系千名高校毕业生”机制,积极与援藏三省和区外企事业单位合作对接,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促进山南籍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成立岗位开发与招聘专项工作组,采取上门采集岗位、电话搜集岗位信息等方式,建立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岗位数据库,实时动态更新就业岗位。
——统筹城乡新生劳动力、一般劳动力、城镇失业人员等各类群体,组织实施好“送培入村”工作,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近五年来,山南市共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44129个,开发就业援藏岗位3612个,全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
同时,为促进富余劳动力再就业,山南市先后投入培训资金11917.122万元,举办各类培训班1109期,培训各类人员49879人。近五年来,山南市城镇新增就业2575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1%以内,开发就业岗位63937个,累计消除“零就业”家庭728户,实现零就业家庭全部动态消零。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回望过去的五年,一组组令人欣喜的数字,代表的是民生答卷成绩,是山南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更是群众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具体体现。站在新的起点上,山南市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