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山南

乃东区老党员普赤:红色芳华绽光彩

2022年02月09日 15:4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记者 刘枫
分享到:    

冬日的暖阳温柔地照在今年84岁的普赤老人斑白的双鬓上,她手拿那本珍藏数十年的影集,在阳光下仔细端详着。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普赤从入党、上学到参加工作各个时期的珍贵瞬间。

老人布满皱纹的双手缓慢翻动着相册集,那些过往的故事,也随着老人的回忆,逐渐浮现在我们眼前。

1938年,一位上山捡柴的贫苦母亲,忍着剧痛,独自在山上生下了普赤和她的妹妹。

“母亲跟我说,当时山上没有一个人,也没有准备工具,她就用羊毛拧成绳子把我和妹妹的脐带扎起来,然后用石头把脐带砸断,拖着严重透支的身体继续捡柴,天黑才下山。”谈起自己的出生,老人眼中噙满泪花。

长到8岁,普赤和妹妹开始给庄园主放羊放牛。那时,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吃饱饭、不挨打。“那时候真是太苦了,我的父母都是‘朗生’,我生下来也是‘朗生’。一家人一天就靠着庄园主赏赐的一瓢糌粑维持生计,每天有干不完的活,还会经常挨打。有时向庄园主借一斤酥油,到时要还两斤,税上加税、债上加债,一辈子都还不完,我们不堪重负,却无可奈何。”回忆旧西藏的日子,普赤辛酸难掩。

苦难的日子,在共产党到来后,终于结束了。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15岁的普赤参加筑路民工队。1956年7月,由于表现出色、思想上进,18岁的普赤主动申请,并经组织考察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时,老人朴实地说:“共产党对贫苦群众好,让我们有饭吃,我想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入党后,组织安排普赤到陕西咸阳读书,学习文化知识,这经历改变了她的一生。

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贫苦群众分田地、分牲畜,从此当家做了主人。

远在咸阳的普赤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地哭了起来:“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终于翻了身。”

当年,她回到故乡,来到昌珠区(现乃东区昌珠镇)工作,一干就是40年。

群众分到了田地,但心里总归缺乏安全感,害怕哪一天共产党走了,庄园主重新把地收回去。对此,普赤带头到各村做工作,当众烧毁各种债务合同,告诉群众不用担心,共产党永远会为群众谋幸福,大家要坚定不移跟党走。

“有了土地,可要怎样才能种好这地?如何提升农牧业生产力,让所有群众都过上好日子?”这成了普赤另一个日思夜想的问题。为此,她多次找到时任昌珠区委书记张志泽商量对策,最终,得以协调一批技术人员进乡村,帮助群众开荒种地、发展生产,逐步提升粮食产量。

一年又一年,普赤扎根在乡村,坚定信仰、服务群众,为党的事业、为群众的幸福奉献了自己大半生的时光。

2021年7月,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普赤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奖章。她说,这是自己一生中最崇高的荣誉。

如今,年逾耄耋的普赤早已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她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但她退休不褪色,充当起老年宣讲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后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她还是一名环保志愿者,连续多年自发到山南体育馆周边捡拾垃圾、以行动保护环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普赤老人入党65年来,以自己的真情实干,践行着对党和祖国无限的忠诚与热爱。

责任编辑:索朗扎西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