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做的饭可好吃了!”“他们帮我们穿衣服、剪指甲……像亲人一样关心我们,可好了!”……说起曲松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中心的工作人员,这里的集中供养老人竖起大拇指这样评价道。
今年38岁的次仁平措,自2010年来到这里工作,已经有12年了。目前,他是该供养中心的食堂管理员。“我主要负责给老人们做饭。”他说,“他们的一日三餐都归我们管,为了让他们吃得可口些,我们得变着花样做。”
次仁平措告诉记者,集中供养中心的老人们年龄普遍偏大,牙口不好,饮食习惯差异很大。有的喜欢吃软一点的食物,有的牙口虽然不好,却偏喜欢吃硬一点的东西。
考虑到集中供养中心的老人们的健康,次仁平措等人不仅经常向老人们征求意见,修订完善菜谱,还经常给老人们讲解健康生活常识,鼓励他们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更好地安度晚年。
做饭时,次仁平措会尽量把饭菜做得清淡一些。他说:“吃得清淡一点,好消化,对老人们的健康也有好处。”
由于索朗次旦老人年轻时饮食不规律,喜欢的食物暴饮暴食,不喜欢的一点也不沾,造成他的肠胃一直不是很好。来到该集中供养中心生活后,在次仁平措等人的精心照料下,索朗次旦老人的胃病好转了许多。 为此,老人特意给次仁平措献上哈达,感谢他的关心和帮助。
“他们都挺辛苦的,节假日也不休息。为了给我们做饭,家里的事情都没有时间管。”索朗次旦老人说,“他们比我们的亲人还亲,感谢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与次仁平措一样,强巴次仁也是2010年来到该集中供养中心工作的。不同的是,他主要负责看护6名身体或精神上有重大残疾的老人的健康。“这些老人由于种种原因,身体不好,很难独立生活。”他说,“为了能更好地照顾他们,我们经常跟他们聊天,争取做他们的朋友,以便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由于缺少关爱,一个人生活时,白玛顿珠老人经常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生活无法自理。到该集中供养中心生活后,强巴次仁经常给老人做按摩,并耐心地开导、鼓励老人开心地生活,过好每一天。
“他不仅帮我穿衣服,给我喂水、喂饭,还帮助我解大、小便。”白玛顿珠老人说,“自己的亲人也做不到如此,真是太感谢供养中心的这些‘亲人’了,没有他们的细心照顾,我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
如今,白玛顿珠老人已经改掉了酗酒的坏习惯;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现身说法,教育他人改掉坏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让老年生活更健康、更幸福。“这些都是强巴次仁他们告诉我的,我只是结合我的经历,又对伙伴们讲了一遍。”白玛顿珠老人说,“集中供养中心就像一个大家庭,不能只让工作人员辛苦,我们这些老人也得积极努力,共同把日子过好。”
记者发现,该集中供养中心共有37名工作人员,他们虽然岗位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这些集中供养老人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温暖地安度晚年、幸福地生活。为此,他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力争做到最好。
强巴次仁通过参加培训,拿到了护理证书。他说:“像我这样拿到专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即使没有培训,很多同事也都坚持自学,努力提高自身的护理能力和水平,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