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星期五晚上8点,曲松县下江乡增嘎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课准时开课。吃过晚饭,背上藏蓝色书包,白玛次仁便往教室赶。
今年56岁的白玛次仁是增嘎村村委会副主任,在村“两委”班子中年龄最大,也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最积极的一个。他说:“我年龄最大,班子里普通话水平也最差,再不努力会被淘汰的。”
说完,白玛次仁向记者展示起书包里的物品,一支签字笔、一本笔记本和一本《藏汉日常用语学习读本》。课本被他翻看得已略显陈旧。
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活动开展以来,白玛次仁焕发了青春,像回到了少年时代。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办起夜校,掀起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热潮。“小时候上学都没有这么激动。”他说,“有时候,晚饭顾不上吃,就往教室赶,生怕落了一堂课补不上。”
通过学习,村干部和村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牢固。“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白玛次仁说,“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要自觉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村干部,我们更要带头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今年30岁的单增旺堆,也是增嘎村村委会副主任,在村“两委”班子中最年轻。相比白玛次仁而言,他的文化水平较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掌握得较好。但通过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他同样收获满满。“大部分时间我跟他们一起学习,有时候我也客串老师。通过学习,我不仅加强了文化修养,更丰富了认识、武装了头脑。”他说,“作为村干部,既要有文化,更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意识。这样,才能团结带领群众实现乡村振兴,把生活过得更好。”
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增嘎村夜校开设了朗诵比赛、情景对话、学唱红色歌曲、讲述身边民族团结小故事等寓教于乐的活动。
通过学习,单增旺堆对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有了深刻的理解。他说:“好生活、好日子,要通过奋斗才能实现。作为村干部,我们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才能对得起群众的支持和上级的信任。”
为了提升村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嘎村夜校把《西藏自治区村居干部文化素质提升工程》《藏汉日常用语学习读本》作为主要学习内容,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绘本》作为必修课,重点学习,严格考核。
“每周一学,每月一考。”单增旺堆说,“考试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动力。学习时大家都铆足了劲,生怕考不出好成绩。”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带领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增嘎村“两委”也在思考乡村振兴的法子和路子。“‘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要我们下定决心振兴乡村,就一定能找到法子。”单增旺堆说,“目前,我们已经定下了发展特色产业、稳步增加现金收入的思路。随着这些思路和措施付诸实施,我们离乡村振兴会越来越近。”
小夜校汇聚大能量。目前,增嘎村组织群众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82次。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该村群众的学习信心和决心会越来越强,担当作为的勇气和动力会越来越足。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