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山南

错那县民政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完善社会救助机制

2022年07月21日 23:0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通讯员平措罗布、向秋仁青
分享到:    

现场图片.png

为进一步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推进“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走深走实,守牢错那县基本民生主阵地。民政局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同全县乡村振兴整体战略部署有效衔接,以基本生活保障为核心,以急难救助为补充,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统筹救助资源,扎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

今年以来,县民政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建立全县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对全县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六类家庭,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充分发动基层组织,对已保障困难群体和纳入监测的脱贫人口、低收入人口、重病重残家庭开展常态化排查走访,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确保困难群众及时发现、及时救助。

一是强化主动发现机制。同乡村振兴、应急、教育、医疗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渠道,通过各部门反馈的情况(如:乡村振兴“三类人员”监测名单、医保部门统筹资金超额家庭、地方灾情信息等)确定排查对象,发挥村(居)两委、驻村工作队、双联户的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农村贫困群众遭遇临时性、突发性事件、意外事故、身患重病等特殊情况,将致使家庭基本生活陷入困难的家庭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第一时间实施社会救助,并通过关注水滴筹和微信众筹等平台,不断扩大群众受助面,随时主动入户排查,积极开展“先行救助”,高效率审批发放。上半年已按“一事一议”原则,纳入“三类人员”监测户低保6户6人,临时救助5户11人。

二是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社会救助类型,分领域实行分类管理。即按要求成立动态调整小组,逐村逐户开展社会救助对象主动发现探访巡访工作,确保应纳尽纳、不漏一人。特困人员原则上一年一调整,2022年新增特困人员24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原则上城市按月,农村按季度进行核查,上半年新增低保户12户21人,清退40户133人;临时救助每季度实施集中排查,上半年共救助6户21人。若有特殊情况或需紧急救助,启动应急机制,实施“先行救助”。

责任编辑:德吉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