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中国西藏新闻网 > 山南 > 山南新闻

边关有莲

2023年08月08日 10:5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八月的雪域高原,天高气爽,风轻云淡。温暖和煦的夏日阳光洒在荡漾的池塘上,泛起点点金光,映着无数粉嫩的莲花,引无数游人争相拍照打卡,这里是雪山深谷之中的勒布沟,是门巴族聚集地,一个绝美的边陲小村落。

从海拔4300米的错那县城出发,翻过海拔4700米的波拉山口,经过100多道发卡弯,从只有皑皑白雪的山巅到满目苍翠的谷底,植被随着气候变化而逐渐茂盛。错那县是著名的高寒缺氧的边境县,而勒布沟,是距离拉萨最近的“天然氧吧”,一到假日,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平日里安静的小村里游玩驻足,而到这个莲池打卡成了最近的热门活动,而莲池的旁边,就是已经在这里驻守了48年的勒布边境派出所,这个莲池是派出所建的。

几年前,这里不过是勒布边境派出所门前的一块废弃池塘,经常路过这里的民警觉得空着可惜了,就从家乡带回了一大包睡莲种子种在了里面,经过几年的用心养护,莲花逐渐适应了雪域高原冰寒的水质,并发展成眼前让人惊叹的规模。

而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移民管理警察就像这片来自远方的莲花一样,虽不是土生土长,但凭着信仰、热爱及强大的适应能力,在雪域高原以所为家,用心用情守护边境辖区安宁,把边关守成了第二故乡,满塘莲色盛开在了雪域边陲。

边关冷月,他们以所为家

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勒布沟,藏语意为“好地方”,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错那市,其平均海拔约2400米,原始森林约36万亩,常年空气湿润,雨量充沛。但就是这样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在2008年以前,却是几乎与世隔绝的秘境,从县城到勒布沟,有一段隔绝了两地所在的搓衣板路,在直线距离不超过10公里的路段,垂直落差将近1700多米,180度的急拐,就有100多处。山顶常年下雪,山腰下雨不断,从谷底往上走,需要看天气。2008年,派出所老所长米玛次仁,在从县城返回所里的途中,因为路况太差,只能徒步,行至山腰突遇暴雪,牺牲在还有15公里就到达所里的路上。2014年柏油路竣工之前,民警休假都要天气说了算,遇到好天气才能顺利翻过山口,有时候遇到大雪大雨连绵不断,一滞留就是一个月。

随着西藏边境公路的大力建设,勒布沟终于通了柏油马路,民警和群众终于不用看天出行了,也吸引了众多外面的旅客到这“好地方”吸氧游玩,但植被丰美的勒布沟里,从未出现过莲花,这是由于莲花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虽然这里相对西藏其他地方海拔低了一些,但仍然难以种植。

派出所“种植小能手”白志林带回那一大包莲花种子后,经详细询问经验丰富的养莲人,并结合勒布沟独特的自然环境特点,通过培育种子,民警们定期施肥、清理杂草,在派出所民警的精心呵护下,某个清晨,一朵含苞待放的莲花笔直地挺立在池塘中间,美得让人心醉,白志林仿佛也回到了云南的家乡一般。

就像莲花盛开在勒布沟一样,这些年派出所的硬件设施也在逐步改善,走进勒布边境派出所,绿色和谐的营区环境、错落有致的营区规划、特色鲜明的警营文化、合理分布的区域设置、人性化的“五小工程”建设……不断改善的生活条件,让勒布边境派出所处处散发着浓浓的“家味”。

当民警陈颖结束了一天的执勤巡逻,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食堂,却发现桌子中央摆着一个蛋糕,这时,还被蒙在鼓里的陈颖被推到了桌前,随即屋子里响起了同事们欢快的生日快乐歌。“这是我第一次在单位过集体生日,大家都悄悄记得,感觉心里暖暖的,而且能在离家几千公里的勒布沟里吃上蛋糕,特别感动!”陈颖激动地说道。

“单位每名民警的生日我们都知道,每当他们生日临近的时候,我们都会提前策划,一个蛋糕、一碗长寿面、一次生日歌,我们尽量用这样的仪式感带给兄弟姐妹们家的温暖,每一次警营集体生日,都是一次爱心传递,年龄是岁月给的,快乐是我们共同的。”派出所教导员邓伟介绍到。

一直以来,该所以“家文化”理念为载体,在后勤保障、硬件保障、人文关怀、从优待警等方面下大力气、出实招,让民警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到警营如家的温暖。

民警们常说,离开故乡后,西藏山南就成为了第二个故乡,勒布沟便慢慢成为了“家”,藏地高寒,边关虽远,派出所民警们却用心将鲜花装进“日子里”。

风雪边关,他们服务强家

“卓玛,快抓住我,千万别松手。”还是连长的胡诚昊用力把麻麻乡村民卓玛从齐腰深而且越来越深的泥潭里抓了出来,这是2016年勒布沟历史上罕见的泥石流。灾害发生的瞬间,部分山体倾泻而下,夹杂碎石的泥沙,顷刻间就将道路摧毁,部分民居首当其冲。正在辖区预警巡逻的胡诚昊听闻动静后立即携装备带队赶往事发地,到达受灾现场,听到呼救声后,这就发生了开头的一幕。随后,派出所民警联合驻地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全力开展救援工作,查看受损情况、解救被困群众、清理淤泥滚石,连续4天的大雨中,全是民警们在通信中断、电力受损的辖区清淤排险的身影,他们将住房有安全隐患的群众聚集起来,集中保障,在此次罕见的灾害中,勒布沟群众无一伤亡。

“阿姨,这个倭瓜还可以长这么大呀!”

“叔叔,原来辣椒是长在小树苗上的,黄瓜是长在藤上的呀。”

“叔叔,要种好一个温室原来要付出这么多辛勤的汗水,真是太不容易了。”

在勒布边境派出所温室里,一群小朋友围着派出所民警们叽叽喳喳地惊叹个不停。原来,今天是“麻麻乡完全小学学生种植体验基地”在派出所正式挂牌的日子。手把手跟着警察叔叔们体验了除草、松土、挖坑、种苗、压土、浇水等劳作,孩子们更清晰直观地了解到了种植技巧和劳动的艰辛。

种植体验基地的挂牌成立,进一步深化了勒布边境派出所与驻地学校的友好合作,也促进了与学校师生的交流沟通,拉近了边民群众与派出所民警之间的距离。

该所始终依靠群众,紧抓“警民共建、服务群众”这个核心,坚持“警力下沉、警务前移”,制定“定期反馈工作情况、主动听取群众意见”工作机制,大力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对辖区进行网格化管理,除了公安业务办理外,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得到进一步增强。

“谢谢你们,多亏了侯警官,我孩子才能顺利迁户成功!”近日,刚拿到孩子新落户户口簿的白玛女士向派出所民警激动地感谢道。

原来由于白女士孩子需要迁户上学,但其出生证明、户口簿等相关材料遗失,导致她在相关单位连续奔波了近1年时间,也未能为女儿迁户成功。派出所户籍民警喻先卫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上报派出所领导,经多方协调帮助,为白女士开具了医院证明、会议纪要等相关材料,最终顺利迁户成功,这才发生了上面那感人的一幕。

“‘边关的家’不仅有民警,还有可爱的辖区群众,我们始终秉持‘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理念,在对边境辖区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它就像民族团结的融合剂,促进了我们与驻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良好友谊。”勒布边境派出所所长土丹旦增介绍到。

如今,勒布边境派出所民警与辖区群众之间建立了浓厚的民族情谊,警民和睦相处,民警用实际行动表达真心、真情、真意,通过一件件小事、实事、好事,及时向麻麻乡群众传递温暖和爱心,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他们为“娘姆江畔的贴心人”。2022年,该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花好月圆,他们护航兴家

“嘟嘟嘟,嘟嘟嘟,增援组携装备楼下紧急集合!”一阵急促的哨音响起,全体民警迅速下楼集合、蹬车。

“现贡日辖区突发雪崩,造成80米路基被覆盖,1辆小型车辆被困,接贡日所增援电话,需我所在我方向设置路障、组织救援排险,同志们是否明白?”教导员邓伟在行车途中下达任务指令。

执法记录仪录制的画面不断晃动,民警一边挥动铁锹对雪崩现场进行挖掘、小声呼喊,排查有无其他被埋车辆、人员,一边走访附近村落,查看有无失联人员和牲畜等财产损失情况。联合驻地党委政府挖掘抢修道路,最终于当夜凌晨3时,在厚达6米的积雪中抢挖出一条便道,被困车辆得以顺利通行。

保一方平安、安一方民心。无论是紧急救援还是巡逻走访,移民管理警察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

“妈妈,你看有警察姐姐在巡逻!”小游客赵林对妈妈说。这是勒布沟独有的“女子护游队”,她们巡逻更具亲和力,巡逻时穿着统一装备,采取徒步巡逻方式。其主要工作职责是以巡逻防控为主,维护景区治安,接受游客求助,并化解纠纷,进行交通提示、公安业务宣传等亲民爱民警务活动。“女警官巡逻不仅让我很有安全感,还让我感到很亲切。我去过很多景点,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子巡逻队,我能感觉到这里警官对辖区百姓的用心。”来自内地的林女士说道。

“作为一名女警,我们将积极为驻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积极打造‘护游’特色警务牌,努力维护良好的边境辖区治安环境,并用女警特有的温柔与坚韧,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民服务环境。”勒布边境派出所女警谢万利坚定地说。

派出所处于勒布沟边境景区核心带,主要担负边境辖区社会治安管控和外来人员管理等任务,女警们是派出所里的“主力军”。巡逻路上、走访途中、排查一线,她们的身影随处可见。尤其在旅游旺季,面对持续增长的外来游客数量,她们每天在辖区至少要巡逻三次以上,加上排查登记外来人员等工作,忙到深夜是寻常事。

“老乡,你好,这是我们的警民联系卡,里面印着我们网格民警和执法监督员的联系方式,我们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你们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我们,我们一定会及时到达,高效处置突发事件。”正在挨家挨户张贴警民联系卡的张鑫向村民介绍到。

近年来,勒布边境派出所严格管控,将辖区划分为4个网络区域,优化网格“2+1”警力部署模式,切实将“好钢用在刀刃上”;创新模式,组建“女子护游队”、“白马巡逻队”和“无人机巡游”等特色护游警务,提供温馨可靠的护航服务;加强区域联动,联合勒布沟勒布、勒、贡日、吉布四所成立“中心派出所”警务协作区,建立辖区防控、联勤联动、快速响应机制,让有限警力在边关家园释放无限能量。

48年的边关守望,薪火相传,一代代戍边民警,在这里度过了青春年少、不惑之年直至解甲归田,从与门巴群众共同居住在老旧土房,到现代化旅游风景区,这片山沟谷壑无言见证着48年来民警们心系百姓、为民解忧、戍守边疆的忠诚与担当,他们一年一年翻过波拉山口来到这里,把驻地当故乡,视群众为家人,在边境上绽放出最美的芳华。

这一池边关的莲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肆意盛开,它们凭借着纤长的花茎于茂密翠绿中探出了头,昂首向着蓝天白云,在这雪山下的边境小村尽显生机与活力。(苏建宏 应俊

图为勒布沟睡莲。

图为派出所民警指挥车辆经过雪崩路段。

图为勒布边境派出所民警描红国旗。

责任编辑:梁秦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