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态

胡达村人的“绿色梦”

2018年11月09日 15:5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国道沿线的胡达村美景.jpg

图为国道沿线的胡达村美景。

天高云淡,群雁南飞,高原的秋色明净美好。

从日喀则市区出发,沿着318国道30多公里就到了桑珠孜区年木乡胡达村。深秋的胡达村粮食刚刚入仓,田间随处可见啁啾的小鸟,护田的胡杨树更是在秋风里婆娑动人。

“种树也要为了子孙想”

说起胡达村近40年的变化,今年66岁的老党员扎西次仁打开了记忆的匣子。老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胡达村没有这么多树的,雅江两岸也是光秃秃的一片,那时候燃料又缺乏,还不等小树苗长大就被填进了炉子里。

春天是万物勃发的季节,可胡达村人最害怕的就是春天。由于地处风口,狂风一卷,遮天蔽日,家里是沙,田里也是沙。

“有一年风沙大,竟然将田里刚刚冒出的青稞苗子盖了厚厚一层,结果那一年庄稼歉收。”扎西次仁回忆道,“那时候,全村人都梦想着有一天我们这里种上绿油油的大树,遮挡住可恶的风沙。”

1998年,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备受外界关注。那一年,318国道也重新整修铺上了柏油路。

在国家政策的宣传下,扎西次仁等一批老党员坐不住了。“再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这里光秃秃的,自己住着不舒服也给国家脸上抹黑呢!”

于是,扎西次仁为代表的村干部们扛起了铁锨,走向了田间地头、雅江河谷开始去种树。

“没想到两年之后,生态效益就开始显现了。田里的庄稼再也不会让风沙给湮没了,一到春夏之交,树也绿了,鸟也来了。”扎西次仁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于是,老先生决定一直要把树种下去,一直到自己种不动为止。

进入新世纪,西藏自治区也提出了“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种树护林也已成了全民性的自觉行动。每年的四五月份,扎西次仁都会参加这声势浩荡的植树队伍中。

“不为自己想也要为子孙后代想嘛!”今年,老扎西次仁干不动了,种树护绿的重担也自然的转交到了儿子索朗多吉的肩上。

村民为苗圃基地浇水.jpg

图为村民为苗圃基地浇水。

“我们一起种绿洲”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西藏要保护生态,要把中华水塔守好,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生态出问题得不偿失”“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进人民福祉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对保护好青藏高原和西藏的生态环境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确保“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生态环境良好提供了行动指南。

2017年,在青岛市援藏干部多方筹措下,120万元的援藏资金要为胡达村援建一个200亩大的苗木基地。

“听了这个计划我是非常激动,援藏干部是不仅是给咱们胡达村援建绿洲,这是种希望啊!”扎西次仁回忆起援建的情景,依旧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扎西次仁鼓动3个儿子全部参加了村里苗圃基地的建设。“植树造林是村里的公益事业,我们都很乐意参加,援藏基金还为我们发了一份额外的工资。”索朗多吉告诉记者。

短短几个多月的时间,在胡达村南边的小山坡上,200多亩的高原白杨挺拔昂扬,就像一道道绿色城墙守护着胡达村。

为了保护全村的绿化成果,在新制定的胡达村村规民约中明令“严禁破坏花草树木。胡达村专门在苗圃基地设立了生态岗位,看护、除草、灌溉,身处生态岗位的村民将苗圃基地打理的井井有条。

“咱全村人吃上了绿色饭”

在胡达村毗邻318国道的南侧有一大片茂密的林卡,这是消夏娱乐的好场所。近几年,胡达村党支部将生态林卡作为村集体收入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还将林卡里面的摊位还免费租给村里的4名贫困户,48岁的格桑就是其中的一位受益者。

“以前我家住的还是土坯房呢,自从搬进了生态林卡做生意,这才两年我就把新房子盖上了.现在,咱全村人都吃上了‘绿色饭’!”格桑得意的告诉记者。

因绿而富、因绿而兴,其实,在胡达村吃上绿色饭的不光是格桑一家。近年来,胡达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大棚,长在温室的果蔬又成了胡达村有一个“绿色增长点”。据统计,现在胡达村现有温室种植户156户,年产量45万斤,年平均增收5708元,果蔬种植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有了绿树护植,油菜、粮食丰收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

胡达村商户清扫垃圾的情景.jpg

图为胡达村商户清扫垃圾的情景。

2012年,胡达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六心”工程项目投资10万元,村里建立了粮油加工厂,解决了3名村民的就业问题,仅2016年收入就达6万元;2016年胡达村人均收入达11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村;2017年,胡达村的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粮油加工、果蔬种植、水泥砖制造、农牧民施工队、生态林卡,多样的村级集体经济形态已早早让胡达村群众奔上了小康路,胡达村接连被评选为“全国文明村镇”、“自治区文明村镇”。

在胡达村东南角的小山坡上有一颗千年核桃树,而今依旧铁干虬枝,亭亭如盖。

相传,古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师途经于此,看到当地人民淳朴、风水绝佳,就在半山腰的核桃树下立下修行之志。

世事风云,沧桑巨变,生活在胡达村的人民依旧淳朴勤劳,而小核桃树却渐渐长成了而今的“核桃祖宗”。近年来,桑珠孜区为了保护古树名木,在核桃树的周围修起了护栏,还委派专人看管。

年木乡驻胡达村驻村干部罗宗告诉记者,“下一步,胡达村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载体,以千年核桃树、生态林卡为依托,打造集餐饮、生态林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服务社,使我村的文化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记者 张 斌 陈林 楚武干)

责任编辑:彭婧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