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生态

江村:草长莺飞绿意浓

2018年11月29日 17: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鹿丽娟
分享到:    

gs1011p01.jpg

图为拉萨市曲水县南木乡江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旺果节。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图为曲水县南木乡江村村委会的护林员为树木喷水。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图为318国道曲水县南木乡江村一段的道路两旁的树。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图为绿树掩映下的曲水县南木乡江村的一户人家。记者 格桑伦珠 鹿丽娟 摄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这首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律诗《江村》,是他在成都草堂刚刚建成时,看着燕子自来自去,鸥鸟相亲相近,江村景色的幽静跃然纸上。颈联写人事之幽:老妻画棋盘,幼子弯针当作钓钩,各得其乐,也就引出了尾联中别无他求,心满意足的心境,颇有生活情趣。

出古城拉萨往西,在层层田畴环抱的318国道上行驶约40公里,就来到了位于拉萨河下游北岸的曲水县南木乡,这里也有一个江村。

位于拉萨河下游北岸,地理位置优越的江村。一直以来,依靠拉萨河水灌溉,农田作物长势喜人。在藏文里,“江”的意思是“植物绿油油”。江村确实如此,到了夏天,无论是田地里的农作物,还是村落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不像杜甫那样山长水远才能见到的恬静悠哉,江村只需驱车1个多小时便可进入眼帘。两旁忽闪而过的金黄色树木和田间劳动的村民身影,形成了一幅乡土气息浓厚的美丽画卷。

这座小山村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显得格外迷人。秋的微风吹拂着浅黄的旱柳、修长的香花槐,好像是在无声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

村里,一排排藏式民居,犹如一幅幅舒展开来的美丽画卷,绿树掩映着一户户人家。

当车子在曲水县江村村委会门口停下来后,我们就被公路对面一栋藏式院落里传来的说笑声吸引住。村委会主任崔成多吉介绍说,那是村民央吉的家,每年入春以后,她家就会接待很多从内地过来的旅行团到家里“做客”,村民们把这种旅游参观活动称为“藏式家访”。

来到央吉家时,正好有一个旅行团的游客在央吉家“做客”。还没走进央吉家的院子,我们就听到央吉那清脆又洪亮的声音在向客厅里的游客们介绍。“刚才给大家品尝的是我们家家户户每年过年前都会制作的风干牦牛肉,现在我手中碗里装的是由青稞研磨加工后制成的糌粑。这是西藏的传统食物,以前我们的生活没有现在这么好,一天三顿饭就只能吃糌粑,它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当走进央吉家的客厅时,看到20多位游客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聆听着主人央吉向他们介绍西藏的文化与美食。

“现在我向大家分一些糌粑,你们放心,我的手是干净的。来,大家都尝尝糌粑的味道。”央吉一边说,一边把捏好的糌粑分发到每位游客的手上。

“味道怎么样,好吃吗?”记者向站在身旁的成都游客张先生问道。“味道不错,这可是纯五谷杂粮,对身体很好啊。”张先生一边细细嚼着口中的糌粑,一边还端起刚倒上的酥油茶喝了一口。“糌粑加酥油茶,健康又美味的藏餐啊!”张先生打趣地说。不一会儿,杯中的酥油茶和手里的糌粑就被一扫而空。

吃完糌粑,主人央吉和几个穿着藏式服装的小姑娘开始热情地拉着大家一块唱歌跳舞。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伴随着姑娘们和游客们的歌声。崔成多吉介绍说:“在村民们生活好了,自身发展能力也增强了。村民中不仅有靠种植大棚蔬菜挣钱的,也有做生猪养殖致富的,还有像央吉家这样靠宣传西藏文化、体验藏家风情而吃旅游饭的。”

“以前我们这里每逢下雨天,道路泥泞,村里人出不去,村外人进不来,村里野狗、牛羊到处乱跑,村里禽畜粪便多、苍蝇多、垃圾多,大家住的都是平房。你看看现在,我家住的是两层小楼,大门口就是平坦的院坝,轿车可以开进自家院子,人畜分开居住,水、电、卫星电视、电话等样样都齐全,我家网购的快递每月都能收一两个。”村民央吉自豪地说。

这些年,在除了植树造林,江村还实行了的安居“整体配套提升”工程,使全村近300户村民都享受到了安居政策,村民的土房变成了现在的石木房、砖房,垃圾装进了垃圾箱,生活污水进了排水沟,卫生条件改善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农牧民也更进一步增强了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村民们奔上致富路的心气也更足了。欧珠就是率先迈出第一步的村民,他将致富的眼光放在旅游上。

“前几年,我联合了十几个村民一起筹钱,成立了一家旅游服务合作社,去年我们每家都拿到了不少分红。今年我又有了进一步的想法,你看我们江村离拉萨近,又靠着拉萨河,有林地、水塘、荒滩,这里林木茂盛、山清水秀,风景特别好。我想着,以后争取大家一起建一个度假园,这样可以吸引更多拉萨市民以及国内外游客来我们这里过林卡、垂钓、用餐。不过,这还只是我的初步想法。”欧珠乐呵呵地说。

漫步在江村,让人心生愉悦的不仅是美丽的村容村貌,更有扑面而来的乡村文明之风。走在村里干净整洁的水泥路上,随处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讲四爱”等文化墙。

江村早已没有了“无树户”,村民推窗见绿树,村舍处处焕新颜。这些都得益于曲水县近年来实施的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工程。  

在今年年初,曲水县还结合群众意愿,栽植经济林苗木,大力实施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按照每户3株桃树、1株车厘子、1株葡萄树的任务给村民下达指标,推进消除“无树户”的工作,并完成3个生态文明村苗木种植任务。目前,这个村的道路两旁,农田周边栽植了红叶李、香花槐、柳树等苗木共计2000余株,并播撒草种40公斤、格桑花种30公斤。

如今,江村以“党建+美丽乡村创建”为主题,把“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融入到建设中,紧紧围绕基础建设、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乡风文明、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树立新风正气,破除陈规陋习,培养群众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情趣,使得村民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村风民风淳朴,村容村貌喜焕新颜。在一天的劳作之后,到村里的广场散步、拉家常、跳锅庄,已不是江村的个别村民,而已经形成了一种时髦。

这,只是曲水县建设生态文明村出现的诸多喜人气象中一个缩影。

近年来,曲水县遵循生态农业、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原则,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推进县域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化运作,推广科学规划管理、绿色种植技术、生态科学养殖技术、并与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网络有机结合,逐步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为农牧民搭建增收平台。

如今,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成为百姓热词,它的实际成果也已浸润于日常,融入到了百姓生活之中,保护生态的意识也已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借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机遇,和由此带来的发展方式的转变,曲水县也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乡村的样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正在悄然形成。

责任编辑:王惠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